“邻里邻居的,客气啥。”张婶往屋里看了一眼,“呦,窗花真好看。”
又闲扯几句,张婶走了。
王桂芬关上门,摇摇头:“这张婶,太客气了。”
“人家是好意。”林卫国拿起个饺子尝了尝,“味道不错。”
夜里,林卫国被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听心术展开,是贾家方向。
贾张氏还没睡,在屋里踱步。
【……凭什么他家能吃饺子…………】
秦淮茹似乎在劝她,声音很低。
林卫国翻了个身,继续睡。这种人,不值得费心。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除夕。
天还没亮,王桂芬就起来和面。林卫国被动静吵醒,也跟着起床。
“你再睡会儿。”王桂芬说。
“不了,帮你包饺子。”
院里有别家也亮起了灯,准备年夜饭。
天亮时,饺子已经包好,整整齐齐摆在盖帘上。
王桂芬又忙着准备其他菜,炸带鱼,炖鸡肉,忙得脚不沾地。
林晓雪也起来了,帮着剥蒜,捣蒜泥。
“哥,晚上能放炮吗?”
“能,吃完饭就放。”
前院传来阎埠贵贴春联的动静,中院傻柱在剁肉,咚咚作响。
贾家一直没动静,门帘紧闭。
中午随便吃了点,王桂芬继续准备年夜饭。林卫国把屋里又打扫一遍,桌椅擦得干干净净。
傍晚,各家的饭菜香味飘了出来,混在一起。孩子在外面放小鞭,噼啪作响。
林卫国把鞭炮挂在竹竿上,准备吃饭时放。
天擦黑时,年夜饭准备好了。
四个菜:白菜炖豆腐,红烧带鱼,小鸡炖蘑菇,还有一大盘饺子。
在当年算是很丰盛了。
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王桂芬先给丈夫的遗像前摆上一碗饺子,这才动筷。
“多吃点。”她给儿女夹菜。
正吃着,外面传来贾张氏的哭闹声:“这年没法过了!连顿饺子都吃不上!”
接着是秦淮茹的劝解和孩子的哭声。
林卫国放下筷子,走到窗边。
贾家门前,贾张氏坐在地上哭,秦淮茹拉着她,小当和槐花站在一旁抹眼泪。
易中海从屋里出来:“老嫂子,大过年的,这是干什么?”
“一大爷,您给评评理!我们家连顿饺子都吃不上,有些人却大鱼大肉!”
刘海中也出来了:“这个嘛,过年还是要讲团结……”
林卫国推开门走出去。贾张氏看见他,哭声小了些,但还在抽噎。
“贾大妈,”林卫国声音平静,“你要哭,回自己家哭去。大过年的,别扫大家的兴。”
“我偏要哭!你们吃香的喝辣的,我们连饭都吃不饱!”
林卫国不再理她,对易中海和刘海中说:“一大爷,二大爷,这事你们管不管?不管我就去街道请王主任来管。”
易中海脸色难看:“老嫂子,快起来吧,像什么样子!”
贾张氏还要闹,秦淮茹使劲拉她:“妈,别闹了,回家吧!”
看热闹的邻居指指点点,没人同情贾家。
贾张氏见没人帮腔,这才不情愿地站起来,被秦淮茹拉回屋。
林卫国转身回屋,关上门。
“没事了,吃饭。”
王桂芬叹了口气:“这贾张氏,大过年的也不消停。”
“她自找的。”
吃完饭,林卫国拿出鞭炮:“晓雪,放炮去。”
鞭炮挂在竹竿上,点燃引信。
噼里啪啦的响声在院里回荡,红纸屑飞溅。
其他孩子也出来放炮,院里顿时热闹起来。
林卫国站在门口,看着飞舞的炮仗和孩子们的笑脸。
这是他来到这个年代要过的第一个年。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