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黑色的奔驰轿车无声地滑入明德中学那气派非凡的镀金大门,仿佛一滴墨汁滴入了流光溢彩的画卷。
司机老王按下车窗,递出通行证,目光不经意地瞥向后视镜。后座上,余念念安静地坐着,身上依旧是那件洗得微微发白的浅蓝色连衣裙,膝上放着一个半旧的帆布书包,与车窗外那些穿着定制校服、气质骄矜的学生们格格不入。老王想起出门前林婉茹夫人那看似关切实则隐含期待的嘱咐——“让念念好好体验一下真正的精英教育”,心底不由地叹了口气。这位新接回来的小姐,在这群天之骄子中间,怕是要吃苦头了。
车子在指定的区域停稳。余念念推门下车,动作不疾不徐。九月的晨风带着一丝凉意,拂动她额前细碎的刘海,却吹不散她眼底那片深潭般的平静。
明德中学,江城乃至全国都排得上号的私立学府。哥特式的尖顶建筑群在阳光下泛着古老而矜持的光泽,宽阔的林荫道旁矗立着历代先贤的雕像,现代化的玻璃幕墙体育馆与古典图书馆交相辉映。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修剪后的清新气息,也隐隐流动着一种无形的、由家世、财富和成绩构筑起来的等级秩序。三三两两的学生走过,他们身上的校服细节处透着精心修改的痕迹,腕表、书包乃至发饰,无一不是低调奢华的品牌。投向余念念的目光,好奇有之,审视有之,更多的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居高临下的打量与淡淡的鄙夷。
“看,那个就是陈家刚找回来的……”
“乡下长大的?看着倒是挺白净,就是这身打扮……”
“听说之前是在县一中?那种地方出来的,能跟上进度吗?”
细碎的议论声像风中的蒲公英,若有若无地飘来。
余念念置若罔闻,她的神念如无形的水波轻轻荡漾开去,瞬间便将这校园的布局、气息纳入感知。灵气比市区略浓,但依旧稀薄驳杂;人心浮动,**与骄气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浮世绘。她循着指示牌,走向高一(一)班所在的教学楼。
教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精心打理的花园。当余念念跟在班主任李老师身后走进教室时,原本有些喧闹的空间瞬间安静了几分。李老师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神情严肃的中年女性,她扶了扶眼镜,用公式化的语气介绍:“同学们,这位是新转来的余念念同学,大家欢迎。”
掌声稀疏而礼貌,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余念念身上,带着各种意味。
余念念走到讲台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一张张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面孔,那些面孔上写满了探究、比较与评估。她没有丝毫怯场,仿佛站在神界万族朝拜的祭坛上,声音清晰而稳定,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
“余念念。”
只有三个字。
没有“很高兴认识大家”,没有“请多关照”,甚至连一个礼节性的微笑都欠奉。极致的简洁,反而形成了一种奇异的气场,让那些准备看笑话的目光微微一滞。那种沉静,并非故作姿态的冷漠,而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见过真正浩瀚后的淡然。几个原本带着轻视神色的学生,眼神里不自觉地流露出些许讶异。
李老师显然也没料到如此简短的自我介绍,愣了一下,才指向靠窗倒数第二排的一个空位:“余念念,你先坐那里吧。”
余念念微微颔首,走向那个位置。她的步伐均匀,脊背挺直,走过通道时,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周遭的窃窃私语与打量目光隔绝开来。
她的同桌,是一位正低头专注阅读的女孩。女孩穿着一件质感极好的米白色羊绒衫,侧脸线条优美,气质清冷如兰。她手边放着一本厚重的英文原版书,封面上是花体字的《A History of Western Art》。在余念念落座的瞬间,女孩才从书页间抬起头。
四目相对。
女孩的眼睛很漂亮,是罕见的琥珀色,清澈见底,却又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与审视。她的目光在余念念脸上停留了不到一秒,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快速扫描,随即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便又重新埋首于她的艺术世界,仿佛外界的纷扰都与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