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金色的朝阳穿透薄雾,洒在西岐都城的青灰色城墙上。当姜子牙乘坐的马车抵达城门时,早已等候在此的西岐百官纷纷上前迎接,为首的太宰闳夭、司马南宫适、上大夫散宜生身着朝服,神色恭敬,身后的文武官员排列整齐,形成一条长长的迎接队伍,彰显出西岐对这位 “新任客卿” 的重视。
马车停下,姬昌率先下车,转身伸手,亲自搀扶姜子牙:“先生,西岐到了。从今往后,这里便是先生施展抱负的地方。”
姜子牙握住姬昌的手,走下马车。他身着一身素色锦袍,腰间束着姬昌昨日赠予的玉带,虽无华丽装饰,却凭着沉稳的气度与锐利的目光,让在场百官不敢轻视。他目光扫过迎接的队伍,同时激活 “洞察术”,瞬间获取了关键官员的信息:
太宰闳夭:修为凡人境后期,性格老成持重,忠于西岐却保守谨慎,对新政持观望态度,信息框标注 “需通过实际成效打消顾虑”;
上大夫散宜生(与此前随行散宜生为同族兄长):修为凡人境中期,掌管外交与部分内政,暗中与崇国有所往来,信息框标注 “需重点观察,防范泄密风险”;
少傅召公奭:修为修士境初期,年轻有为,主张改革,对姜子牙持期待态度,信息框标注 “可作为新政推进核心助力”;
其他官员中,有五人属于 “守旧派”,反对任何变革;三人属于 “中立派”,立场随局势摇摆;两人属于 “革新派”,渴望西岐变强。
“诸位大人远道迎接,在下姜子牙愧不敢当。” 姜子牙对着百官拱手行礼,语气谦和却不失底气,“日后在西岐推行新政,还需诸位大人多多配合,若有不当之处,也请不吝赐教。”
闳夭上前一步,拱手回礼:“先生不必多礼。西伯侯多次提及先生之才,称先生是西岐兴盛的关键,老夫等早已期盼多时。今日先生到来,西岐定能迎来新的生机。” 他话虽客气,眼神中却藏着一丝审视,显然想看看这位 “外来客卿” 究竟有何本事。
姬昌见状,笑着说道:“诸位,今日先请先生入城歇息,明日早朝,咱们再与先生详细商议新政推行事宜。闳夭太宰,烦请你安排先生入住‘客卿府’;召公奭少傅,你可先带先生熟悉西岐都城的布局,尤其是王宫、军营与粮仓的位置。”
“臣遵令!” 闳夭与召公奭齐声应道。
随后,姜子牙在召公奭的陪同下,前往客卿府。客卿府位于西岐都城东侧,紧邻王宫,是一座三进院落,院内种满了垂柳与松柏,正厅宽敞明亮,厢房整洁舒适,后院还设有专门的书房与演武场,显然是精心准备过的。
“先生,这客卿府是西伯侯特意下令修缮的,您看看是否满意?若有需要添置的东西,尽管告知在下。” 召公奭一边引着姜子牙参观,一边说道。他今年刚满三十,眼神中透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对变革的渴望,昨日听闻姜子牙提出的 “农兵合一” 与情报网络方案后,更是对这位新客卿充满敬佩。
姜子牙环顾四周,满意地点点头:“多谢少傅费心,此处环境清幽,设施齐全,在下十分满意。今日便有一事相求 —— 不知少傅能否为在下找来西岐近五年的农耕产量报表、兵力部署图与诸侯往来文书?在下需尽快了解西岐的详细情况,才能制定更贴合实际的新政方案。”
“先生放心,这些资料在下早已备好,已让人送到书房了。” 召公奭笑着说道,“另外,先生昨日提及要寻找王婆婆之子王大牛,在下已让人去兵营查询,预计今日午后便能有消息。”
姜子牙心中一暖,召公奭的细心与效率,让他对新政推进多了几分信心:“少傅考虑周全,在下感激不尽。待忙完手头之事,咱们再详细聊聊西岐学子与年轻官员的情况,新政推行,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支持。”
召公奭眼睛一亮:“先生所言极是!西岐有不少学子才华出众,却因‘论资排辈’的旧习,得不到重用,若先生能为他们提供机会,他们定能为新政助力!”
两人在客卿府书房中交谈许久,从西岐的农耕现状聊到军事短板,从学子培养聊到诸侯关系,越聊越投机。召公奭不仅详细介绍了西岐的情况,还提出了不少切实的建议,比如 “在都城周边设立‘新农庄’,试点改良农具与良种”“在军营中选拔年轻士兵,提前培养情报员” 等,与姜子牙的思路不谋而合。
午后,兵营传来消息 —— 王大牛确实在西岐兵营服役,现任步兵营小队长,因作战勇猛、训练刻苦,深受上级赏识。姜子牙当即决定,亲自前往兵营探望王大牛,一来兑现对王婆婆的承诺,二来也借此机会了解西岐军营的实际情况。
西岐军营位于都城西侧,占地广阔,分为步兵营、骑兵营、弓箭营与辎重营,共有士兵五千余人。当姜子牙与召公奭抵达步兵营时,王大牛正带领士兵进行格斗训练。他身着一身铠甲,身材魁梧,手持长枪,动作标准有力,士兵们在他的指导下,训练得格外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