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奭带来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西岐平静的湖面。客卿府庭院内,月光洒在姜子牙紧握文书的手上,文书上 “朝歌使者三日后抵达”“西伯侯需亲赴朝歌朝见” 的字迹,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刺眼。他抬头望向王宫方向,那里灯火通明,想必姬昌也已收到消息,正与百官紧急商议。
“先生,此事非同小可。朝歌近年来对诸侯越发苛刻,前几日听闻芮国诸侯因未按时缴纳贡赋,被商纣召至朝歌后便软禁至今,若西伯侯前往,恐凶多吉少。” 召公奭的声音带着担忧,他年轻的脸上满是焦虑,“但若是拒绝,朝歌定会以此为借口,派兵讨伐,西岐当前实力,难以抗衡。”
姜子牙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说道:“少傅不必惊慌。越是危急时刻,越需冷静。朝歌此举,看似强硬,实则是因东夷叛乱牵制主力,想通过施压试探西岐的态度。咱们先回书房,启动‘谋略推演’,分析利弊,再制定应对之策。”
两人回到书房,姜子牙点燃油灯,将文书铺在案上,在意识中呼唤系统:“系统,启动‘谋略推演’,模拟两种方案的结果 —— 一是姬昌前往朝歌,二是拒绝前往,分析两种方案下朝歌的反应、西岐的风险与应对之法。”
淡蓝色的虚拟面板瞬间展开,密密麻麻的数据与推演结果在面板上滚动,最终定格为两份详细报告:
方案一:姬昌前往朝歌
朝歌可能反应:
软禁姬昌,以此要挟西岐缴纳更多贡赋、出兵协助镇压东夷;
表面礼遇,实则观察西岐动向,试探姜子牙新政成效,寻找打压契机;
因东夷叛乱紧急,暂时释放姬昌,换取西岐短期合作,但会附加苛刻条件。
西岐风险:
最**险(概率 40%):姬昌被软禁,西岐群龙无首,守旧派趁机夺权,新政停滞;
中等风险(概率 30%):姬昌被迫答应苛刻条件,西岐资源被过度压榨,百姓负担加重;
低风险(概率 30%):姬昌安全返回,但需付出一定代价(如增加贡赋、派遣少量士兵)。
应对之法:
提前安排 “监国” 人选(建议召公奭与闳夭共同监国),确保新政正常推进;
派遣心腹随行(建议南宫适),保护姬昌安全,传递消息;
情报网络全力运作,密切监视朝歌宫廷动向,提前获取软禁预警;
与周边诸侯(如芮国、虞国)秘密联络,若姬昌被软禁,联合施压朝歌。
方案二:拒绝前往朝歌
朝歌可能反应:
以 “抗命” 为由,派遣少量兵力(约 2000 人)突袭西岐边境,试探防御实力;
联合崇侯虎,夹击西岐,利用崇国牵制西岐兵力,朝歌坐收渔利;
因东夷叛乱无暇西顾,暂时搁置,但会在后续贡赋中加倍压榨,寻找报复时机。
西岐风险:
最**险(概率 25%):朝歌联合崇国夹击,西岐边境告急,农耕试点受影响,兵力分散;
中等风险(概率 40%):边境遭突袭,虽能抵御,但会造成士兵伤亡与物资损失,影响民心;
低风险(概率 35%):朝歌暂时搁置,西岐获得发展时间,但需应对后续加倍贡赋压力。
应对之法:
加强边境防御,调派改良武器后的步兵营驻守,南宫适亲自指挥;
派人游说崇国官员,揭露朝歌 “借刀杀人” 的意图,分化崇国与朝歌的关系;
向百姓宣传 “朝歌暴政”,凝聚民心,若边境遭袭,激发百姓保家卫国的斗志;
加速青铜武器研发与情报网络完善,提升西岐硬实力,应对后续危机。
姜子牙仔细研读两份报告,手指在面板上不断滑动,补充变量:“系统,加入‘姜子牙随行前往朝歌’这一变量,重新推演方案一的风险概率。”
面板数据再次刷新,方案一的风险概率发生显著变化:
最**险(姬昌被软禁)概率降至 20%;
中等风险概率降至 25%;
低风险概率提升至 55%;
新增 “姜子牙利用智谋化解危机,说服商纣释放姬昌,且未付出过高代价” 的可能性(概率 10%)。
“先生,推演结果如何?” 召公奭凑上前来,目光紧盯着面板,“是否有可行之策?”
姜子牙关闭面板,语气凝重却坚定:“两种方案各有风险,但综合来看,方案一 —— 让西伯侯前往朝歌,辅以周密准备,风险可控性更高。朝歌当前主力在东夷,软禁西伯侯的风险虽有,但只要咱们提前布局,未必不能化解;若选择方案二,虽短期可能避免西伯侯遇险,但会给朝歌联合崇国夹击的借口,西岐边境压力更大,新政也会因战事被迫停滞。”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西伯侯若能亲自前往朝歌,可亲眼观察朝歌的虚实 —— 商纣的昏庸程度、东夷叛乱的真实进展、朝歌官员的内部矛盾,这些情报对西岐后续制定战略至关重要。而且,我可请求随行,凭借‘洞察术’与智谋,尽可能保障西伯侯安全,甚至争取有利条件。”
召公奭心中仍有顾虑:“可先生若随行,西岐新政与情报网络谁来主持?您刚被任命为新政总领,正是关键时期,若您离开,恐生变数。”
“此事我已有考虑。” 姜子牙说道,“新政方面,可由召公奭少傅主抓农耕与武器研发,闳夭太宰主抓内政与财政,两人相互配合,遇重大问题可通过情报员传递消息,与我商议;情报网络由阿禾暂代指挥,他天赋出众,已掌握核心运作方式,我离开前会再对他进行特训,确保情报传递畅通。至于军事,由南宫适将军全权负责,若边境有异动,可自行调动兵力防御。”
就在此时,府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启禀先生,西伯侯派人来请您即刻前往王宫,百官已在大殿等候,商议朝歌使者之事。”
姜子牙与召公奭对视一眼,起身说道:“走,咱们去王宫,与百官商议最终决策。”
王宫大殿内,气氛压抑。姬昌坐在王座上,面色凝重,殿下百官分为两派,争论不休。守旧派官员太史伯站在前列,高声说道:“西伯侯万万不可前往朝歌!商纣残暴多疑,您若前去,必遭软禁!西岐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您以大局为重,拒绝朝歌旨意!”
司寇苏忿生附和道:“太史伯所言极是!咱们可派使者前往朝歌,以‘西伯侯染病’为由,请求延缓朝见,同时加紧备战,待实力足够,再与朝歌抗衡!”
“不可!” 革新派官员、负责农耕的上农正反驳道,“以‘染病’为由拒绝,只会让商纣更加猜忌,若他以此为借口出兵,西岐如何应对?不如让西伯侯前往,展现西岐的‘顺从’,暂时麻痹朝歌,为新政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