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姜子牙:开局封神系统 第 15 章:春耕烽烟起,异士现三教(2/3)

姬发领命而去,“招贤令” 很快传遍天下。不出十日,便有不少能人异士前来投奔西岐,其中三人尤为引人注目 ——

第一位是来自终南山的 “云中子”,他身着青色道袍,手持拂尘,据说能呼风唤雨、预知祸福。云中子见到姜子牙后,开门见山地说道:“姜先生,贫道夜观天象,见朝歌上空有妖气弥漫,此乃商纣与鬼方勾结所致。贫道愿助西岐一臂之力,以道家法术破鬼方骑兵的阵型。”

姜子牙通过 “洞察术” 观察云中子,发现他身上有一股纯净的灵气,且并无恶意,便欣然应允,任命他为 “法术参谋”,负责研究用道家法术对抗骑兵的方法。

第二位是来自昆仑山的 “太乙真人”,他头戴金冠,身着黄色道袍,身边跟着一个手持火尖枪的少年 “哪吒”。太乙真人表示,他是奉 “元始天尊” 之命下山,协助西岐推行仁政,推翻商纣暴政。“哪吒天生神力,能脚踏风火轮,日行千里,可作为先锋,突袭敌军阵营。” 太乙真人指着哪吒说道。姜子牙见哪吒虽年少,却眼神坚定,且身上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便任命哪吒为 “先锋将”,跟随南宫将军训练士兵。

第三位是来自九华山的 “文殊广法天尊”,他身着红色僧袍,手持念珠,自称是 “释教” 弟子,愿以佛法超度战场亡灵,安抚民心,同时协助西岐制定战略。“商纣暴政,杀戮过重,导致怨气弥漫,若不加以化解,恐会引发天灾。” 文殊广法天尊说道,“贫僧愿在朝歌开设‘佛堂’,为百姓祈福,也为即将到来的决战积累功德。”

姜子牙对释教虽不甚了解,但见文殊广法天尊心怀慈悲,且能安抚民心,便同意他开设佛堂,并任命他为 “功德参谋”,参与战略制定。

云中子、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的到来,不仅为西岐增添了强大的助力,也悄然揭开了 “三教纷争” 的序幕。道家的云中子主张 “以道治国,顺应自然”,认为西岐应减少战争,通过推行仁政与法术,让天下自然归顺;阐教的太乙真人(元始天尊所属教派)主张 “以武止戈,替天行道”,认为只有彻底消灭商纣与鬼方,才能实现天下太平;释教的文殊广法天尊则主张 “以佛化人,慈悲为怀”,认为应尽量减少杀戮,通过佛法感化敌军与百姓。

三教理念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战略制定上时常产生分歧。在一次讨论如何应对鬼方骑兵的会议上,云中子提出 “以法术制造大雾,阻挡鬼方骑兵的视线,再派士兵迂回包抄”;太乙真人则主张 “让哪吒作为先锋,脚踏风火轮突袭鬼方大营,打乱敌军阵型,再派青铜战车追击”;文殊广法天尊则建议 “派使者前往鬼方,以佛法劝说鬼方首领退兵,避免杀戮”。

“鬼方首领贪婪残暴,岂是佛法能感化的?” 太乙真人反驳道,“若不主动进攻,待他们集结完毕,朝歌将危在旦夕!”

“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杀戮与怨气,不利于天下太平。” 文殊广法天尊坚持道,“咱们应先尝试和平解决,若实在不行,再动武也不迟。”

“两位道友所言皆有道理,但当前局势危急,需兼顾策略与慈悲。” 姜子牙说道,“咱们可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一方面派使者前往鬼方,劝说他们退兵,并承诺若鬼方不再支持商纣,西岐将与他们通商,提供粮食与布匹;另一方面,让哪吒协助南宫将军训练士兵,云中子准备法术,若劝说失败,便立即发动进攻。”

三教代表虽仍有分歧,但也认可姜子牙的方案。使者很快被派往鬼方,然而,鬼方首领不仅拒绝退兵,还斩杀了西岐使者,将头颅送回朝歌,以示挑衅。

“鬼方如此嚣张,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太乙真人大怒,对姜子牙说道,“先生,不能再犹豫了,让哪吒率军突袭鬼方大营,给他们一个教训!”

姜子牙看着使者的头颅,脸色变得凝重。他知道,和平解决已无可能,只能通过战争,彻底消灭商纣与鬼方的势力。“传我命令:南宫将军率领五千士兵,配备五十辆青铜战车,作为主力;哪吒率领五百精锐,作为先锋,突袭鬼方大营;云中子随军出征,以法术协助作战;文殊广法天尊留在朝歌,安抚民心,救治伤员。”

命令下达后,军队很快集结完毕。出征前,姬昌亲自来到军营,为士兵们送行:“诸位将士,商纣与鬼方勾结,残害百姓,妄图推翻仁政。今日你们出征,不仅是为了西岐,更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太平。若能得胜归来,西岐定将你们的功绩刻在‘功德碑’上,让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