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心机女配靠演技上位 第192章爱上把我掰弯的兄弟(番三)(1/2)

积压在心底许久的愧疚、思念、委屈,在这一刻尽数爆发出来。

她强忍着哽咽,可眼泪还是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砸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对不起……崔颢之,对不起……”她哽咽着,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声音破碎不堪,“都是我的错,是我骗了你。”

看着她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崔颢之的心瞬间就软了。

所有的怨怼、委屈,在看到她眼泪的那一刻,都化为了乌有。

他再也顾不得维持表面的冷漠,起身走到芷雾面前,伸出手,轻轻将她圈进怀里。

少女的身形清瘦,靠在他怀里时轻飘飘的,带着熟悉的清甜气息。

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动作温柔声音低沉带着安抚意味:“没事的,不哭了。”

他声音里带着失而复得的庆幸与珍视:“我很庆幸,你那么聪明能设计假死保全自己;也很庆幸,我来了汀兰镇遇到了你。这就够了,过去的事情,都让它过去吧,好不好?”

芷雾靠在他温暖的怀抱里,用力点了点头,紧紧回抱住他的腰身。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两人相拥的身影上,堂屋内的气氛终于变得柔和起来,那些过往的阴霾,仿佛都在这一刻被驱散。

从那天之后,崔颢之便在汀兰镇住了下来。

他在芷雾和林清居住的小院旁边,租下了一处幽静的宅院。

每日清晨,崔颢之都会准时出现在芷雾的小院门口,有时是带着镇上刚出炉的热腾腾的早点,有时是提着几株新鲜的花草,陪着芷雾和林清一起打理“清雾阁”,看着那些孩童在院里叽叽喳喳地学乐器。

汀兰镇的晨光总是带着草木的清润,崔颢之坐在窗边的案前,提笔蘸墨时,指尖还带着几分未散的暖意。

案上摊着两张素笺,一张写给母亲,一张则是给父亲。

他想起芷雾昨日为孩童校正琵琶弦时温柔的侧影,笔尖落下时,墨痕里都藏着笃定。

给母亲的信里,他没有过多赘述过往的波折,只字斟句酌地写道:“母亲,儿近日在汀兰镇得遇一生挚爱,名唤林芷雾。此女温婉通透,品性纯良,亦是儿此生唯一想要相守之人。前时种种磨难,皆因她而有了归宿,儿如今唯愿与她共结连理。恳请母亲为儿操办婚礼,盼能早日将她迎入崔府,承欢膝下。” 字迹遒劲,比起往日的沉稳多了几分鲜活。

写给父亲的信则详尽许多,坦诚相告。

信的末尾,他写道:“父亲,芷雾虽曾以计谋接近,然其本心并非如此,皆为保全至亲。儿知此事有违世俗,然儿对她的心意,天地可鉴。过往种种,皆已尘埃落定,唯愿父亲体谅,应允此门亲事,儿定与芷雾相守一生,不负崔家教诲,亦不负她一片真心。”

信笺寄出后不过旬日,上京崔府便有了回音。

崔夫人柳氏接到信时,正坐在佛堂为崔颢之祈福,指尖捻着的佛珠猛地一顿,待逐字读完,眼眶瞬间泛红。

此刻所有的担忧都化作了劫后余生的欣喜与对那个女子的无尽感激。

她顾不得等崔鹤龄回府,当即唤来管家,语气急切却带着难以掩饰的雀跃:“立刻去挑最好的绸缎、首饰,按嫡媳的规制备着!再让人去京中找一处宽敞雅致的宅院,务必打理得妥帖,用作新妇的居所和出嫁之地!”

往日里温婉娴静的妇人,此刻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亲自盯着下人清点嫁妆单子,每一件都要亲自过目,生怕委屈了那个“救”了她儿子的姑娘。

崔鹤龄回到府中时,看到的便是满府忙碌却喜气洋洋的景象。他接过管家递来的那封写给自己的信,坐在书房里静静读完,指尖摩挲着信纸边缘,一声长叹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罢了,罢了,”他低声呢喃,眼底的严肃渐渐化为无奈的笑意,“皆是缘分使然。”

他并未过多反对,只叫来管家吩咐道:“按夫人的意思办,婚礼务必隆重得体,另外,去备一份厚礼,算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心意。”

汀兰镇的小院里,芷雾正坐在林清的房间里,指尖轻轻抚过桌上那把老旧的竹笛。

这是林清当年捡她回来时,唯一带在身边的乐器,陪伴了他们十一个春秋。

“林叔,”她声音轻轻的,带着一丝犹豫,“我和颢之要回上京成亲了,你……要不要一起回去?”

林清放下手中正在擦拭的琵琶,抬头看着她,眼底满是温和的笑意:“傻孩子,我自然要回去参加你的婚礼,亲眼看着你嫁得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