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巅:从中央选调生开始 第99章 夹带私心的公心(2/2)

“陈镇长,是我,蒋海山。”

“蒋镇长,您好。”

“晚上有时间吗?镇东头新开了一家不错的农家菜馆,我想请你,尝尝我们本地的特色。”蒋海山发出了邀请。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向陈捷示好。

陈捷在电话那头笑了:

“蒋镇长太客气了,应该是我请您才对,您是前辈,是老师。”

“就这么定了,晚上六点,我来接你。”蒋海山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另一边,陈捷放下电话,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与蒋海山之间那层看不见的坚冰,已经开始融化了。

……

接下来的半个月,成了安宜镇政府大院里,许多人感受深刻的一段时光。

在陈捷带动下,整个镇政府的运转效率,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安宜镇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市场经济的快节奏倒逼出来的。

这里的干部,习惯了跟精明商人打交道,习惯了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项目、抢资源,他们不缺执行力,缺的,只是一个清晰、高效、并且公正的决策核心。

而陈捷,恰好就成了这个核心。

他批示下去的文件,每一件都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并且附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镇中心小学门口的交通拥堵问题,在一周之内,就得到了根本性改观。

错峰放学的制度被严格执行,穿着红马甲的家长志愿者们,成了校门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划设的“即停即走区”和“限时停车区”,让原本混乱不堪的车流变得井然有序。

陈捷还抽空亲自去现场考察了一番。

那天下午四点,他没有通知任何人,一个人悄悄地站在马路对面,看着孩子们在家长志愿者的引导下,安全有序地走出校门,看着家长们脸上那份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嘴角也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红星村的问题,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派出所所长赵铁军,亲自带着两名最得力的干警,脱下警服,换上便装,挨家挨户地走访。

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执法者,而是带着感情和温度的群众工作队员。

第一批二十万元的临时救助款,很快就发到了三十多户最困难的村民手中。

当那些因为没钱给孩子交学费而一筹莫展的母亲,那些因为没钱给老人看病而彻夜难眠的儿子,从赵铁军手中接过那笔救命钱时,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赵铁军的手,反复地说着:

“谢谢国家,谢谢政府!”

人心,就这样一点点地被重新捂热。

而另一边,征地办主任黄国明,则像是变了个人。

他不再是那个油光满面、八面玲珑的黄主任,而是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他带着征地办和村委会的几个人,成立了联合工作组,日夜不休地对所有补偿协议进行复核。

至于那笔巨大的补偿款差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心照不宣。

没有人去捅破那层窗户纸,只是黄国明每天来上班,脸色都比前一天更憔悴,眼窝深陷,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