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家庄子上的管事是个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庄子上的佃农也有许多是缺胳膊少腿,上过战场的士兵。
晋家对这些佃农很是优待,他们母子两个沾了光,过得竟是比自家田地不曾被人夺走时还好。
后来,他还有机会读书。
他真心感激女公子,然后,他又见到了女公子。
女公子生而知之,天生不凡,不像这个世界上的人。
果然,女公子是神仙!
这般想着,沐光看向自己身边的那些晋家亲兵,道:“女公子是救苦救难的神仙,今日她给我们那么多粮食救命,我们要记得她的好!”
亲兵们连忙点头。
女公子有那样的神仙手段,他们是必然要记着女公子的好的!
这些人都很亢奋,军营中,不安的情绪却在蔓延。
晋将军回来了,但并未带来粮食,倒是将那些亲信都叫走了?
晋将军会不会丢下他们离开?
他们很清楚,就算晋将军丢下他们,也怪不得晋将军,但他们对未来,不可避免地心怀忐忑。
尤其是那些已经不能上战场的人。
他们本该回乡,是晋将军心善,才将他们留下,而现在,他们成了累赘。
这些伤残的士兵,都住在军营外围。
他们的军营建得还算不错,墙壁是泥土夯打出来的,屋顶是木头和茅草盖的,但这两天降温,屋里还是有些冷。
或许不是屋里冷,而是他们吃太少,身体热乎不起来。
这样的房子,每间都住着二十来人,此刻,最北边的那间屋子里,众人刚聊过晋明堂。
他们将军这次,并没有带回来粮食,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办。
众人都沉默下来,突然有人道:“我们要不要烧点热水喝?”
他们屋子中间挖了个坑,上面有个陶罐,以前入了秋,天气冷起来后,他们会在屋里生火,再煮点热水喝。
偶尔弄到点野味或者粮食,放进陶罐里煮,睡前这么喝上一碗,那真是一整晚都美滋滋的。
但现在……
负责管着这间小屋的小队长道:“别烧了,我们柴火不够。”
他们军营附近山上的树早就被砍完了。
若是能吃饱,他们自然可以热火朝天去远一些的地方砍柴,但现在压根吃不饱,哪还有力气去砍柴?
他们连翻修屋顶都没劲。
“都不一定能活到冬天……”有人嘟哝:“还在乎柴火做什么?”
屋里瞬间又没声音了。
屋子角落里,一个四十来岁的干瘦男人直挺挺躺着,他虽没有说话,但对那个嘟哝的人说的话,深以为然。
别说活到冬天了,他觉得他都活不到明天。
干瘦男人叫“布”,他受伤前,已经娶妻生子,因为家里日子难过,他妻子还带着孩子来了这边投奔他。
一开始日子过得还好,但今年,情况急转直下。
他们想过要去逃荒,他这样的人想离开军营还是很容易的,但他们又能往哪里逃?
他们只能在这里熬着。
这段时间,他们家已经一点粮食都没有了,他的两个孩子被饿得嗷嗷叫,他的妻子更是饿得脑袋都肿了起来。
他没办法,就将自己分到的粮食,全部送回了家。
他这几天,就没吃什么东西!
他有种感觉,自己就要死了。
他有点后悔,他不该把粮食全给家里人吃的。
他要是活着,多多少少还能分到点食物,可以带回家,可他若是死了,家里没有他带回去的粮食,怕是都要被饿死。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突然,外面传来声音:“都起来烧水!女公子带粮食来了!”
“大家各自看看,屋里有没有饿得受不了的?”
“有粮食了,有粮食了!小队长带队来领粮食!”
……
屋里的人听到动静,又惊又喜,都爬了起来,只躺在最里面的布没有动。
“布这几天,把粮食全拿回家了,他是不是快不行了?”有人惊呼。
那个小队长闻言,立刻往外跑:“我们屋里有个人快不行了!”
他话音刚落,就见晋明堂的一个亲兵拎着一个木桶进来。
诱人的麦香从那木桶里传出,这里面装着的,是麦粥?
众人正不解,就见那个亲兵已经来到布面前。
看到饿得爬不起来的布,这个亲兵熟练地掰开布的嘴,然后用木勺舀了一勺木桶里的糊糊,给布灌下去,一边灌一边开口:“人还没死,等下你们背着他去领粮食,领到了也这样给他灌下去。”
而这时,布已经将那一木勺的糊糊吃完,这个亲兵就扔下布,急急忙忙去别处,给别人喂糊糊去了。
这些士兵都看出来了,这个亲兵是拎着一桶粮食来救人的。
“布你怎么样了?”
“那桶里装的是什么?闻着真香!”
“应该是麦粥?我瞧着像是磨碎了再煮的。”
“晋将军的亲兵都来救人了,看来是真的有粮食了,我们有救了!”
……
这些人欣喜若狂,躺在角落里的布也觉得自己慢慢有了力气。
那一勺糊糊是咸的,还有点甜,他喝了之后,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暖和了。
慢慢从床上坐起,布非常急切:“我们去排队吧,不是要分粮食吗?”
对,要分粮食!
众人连忙往外赶,急着去排队分粮食。
而外面,已经有人点火烧水。
等水开了,亲兵们就把陶罐放到一边,然后按照上面交代的,往里放压缩饼干。
他们是亲眼看到女公子凭空拿出粮食的,这时候也就一点不心疼压缩饼干,泡出来的糊糊非常浓稠。
当然,他们也不忘叮嘱那些人:“来,排队领麦粥!领到的都马上吃下去,这是给你们吃的,等会儿还会给你们分粮食当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