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堂立刻就跟周劲凌讨论起来。
这一讨论,晋明堂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些劳役的具体人数,每日所需粮食数量等,周劲凌竟是马上能算出来!
这是个人才!
晋明堂很高兴,而周劲凌有些茫然。
给他们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就只是为了让他们加入晋家军?这是不是太简单了?
周劲凌忍不住问:“将军,当真只需把他们带到军营?”
晋明堂道:“倒也并非如此。”
果然还有其他要求!周劲凌洗耳恭听,然后就见晋明堂一副跟他推心置腹的样子:“老周啊,你也知道,我就一个女儿,如珠似宝地养大,她心地善良,我便总怕她吃了亏,你在那些劳役面前,定要多提提我女儿,让他们感念她的恩德。”
周劲凌又愣了。
就这?就这?!
这样的事情,就算晋明堂不说,他也会做,不过晋明堂不刻意提的话,他应该会让那些人感激晋明堂。
最后,周劲凌从晋明堂这里得到一些纸笔,晕晕乎乎地回去了。
而他刚回去,就有一些老乡凑过来:“周叔,女公子给你的铁盒里装的是什么?”
“周先生,晋将军找你去是为了做什么?”
“周先生……”
周劲凌闻言道:“这盒子里装的是点心。”
他一边说,一边将盒子打开,随即,他从未闻到过的香味,就出现在鼻尖。
这也太香了!
周劲凌没忍住,拿了一块放进嘴里。
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吃到了人间不该有的食物。
正在查看感恩点的晋砚秋,就看到详情里,刷出来一个新的感恩点,属于周劲凌的。
同时,她拥有的感恩点的总数,已经达到67892点。
今天还有晚饭没吃,等下吃晚饭的时候,她再出去走一圈,感恩点总数应该能达到七万多,再过个两天,她就能解锁第二种食物了。
正这么想着,晋砚秋就看到感恩点又多了一个,是属于沐光的。
沐光明明不在这边,怎么又给她提供了感恩点?
看到沐光这个名字,晋砚秋就想到了原书剧情里,沐光的下场。
在书里,她嫁给卫琏后,她爹收了沐光做养子,将晋家军交给沐光。
之后,沐光带领晋家军为卫家征战天下,立下许多战功。
但他下场不好。
卫琏对上管胡被击败后,沐光带兵出战,不慎受伤并死亡。
书里没详细写这场战斗,但她觉得沐光的死不对劲。
首先,管胡再凶再厉害,也只是一员猛将,手下的人和地盘都不多。
打仗虽然看将士勇猛不勇猛,但不能只靠勇猛。
当时卫琏已经打下大半天下,他只要不那么着急,跟管胡耗着,很快就能把管胡耗死。
但他一定要沐光出击。
而沐光打败管胡后,只是受了点伤,他是后来才死的!
最重要的是,书里的她因为沐光的死跟卫琏吵架,闹了很久别扭,后来赶上胡人入侵,才和卫琏重归于好。
以她对自己的了解,沐光如果真的是战场受伤而死,绝不会因此吵架闹脾气。
沐光的死有问题。
幸好,现在一切都变了。
沐光是她看着长大的,她可不想沐光死。
沐光是晋砚秋这辈子救下的第一个人。
那年冬天,她娘抱着刚会说话的她回娘家。
当时她只有一岁,在那之前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
头一次扒开马车车窗上的帘子往外瞧的她,看到了一个抱着孩子晕倒在路边的女人。
那两人一看就是穷苦出身,衣衫褴褛满身伤痕,瞧着像是要死了。
她以前哪见过这种场景,当时就喊娘,又指着外面的两个人,要把自己的手炉和点心给他们。
她的母亲钱璃也是个心善的,就让下人过去看看。
那个女人和被她抱着的约莫三四岁的孩子都还活着,他们是洛阳城外的庶民,本来家里有点田地,能养活他们一家,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的田地突然成了别人的,就被赶了出来。
一开始,他们一家靠着男人出去干活还能有口饭吃,但后来男人在干活过程中倒下死了,女人和孩子就流落街头。
钱璃感叹了几句,将这母子二人安排在了他家的庄子上当佃农。
这时候很多普通百姓,是没有姓氏的,这母子二人,母亲叫“水”,儿子叫“木”。
几年后,晋砚秋借口想培养几个管事,找人教庄子上的孩童识字的时候,这个叫“木”的孩子表现得格外出众,她也就对这个孩子多关注了几分,还给他起名叫沐光。
那时的她,真的很怀念现代的光亮,她还想着,以沐光的天分,若是生活在现代,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也能成为某个领域中的顶尖人才,可惜,沐光没能沐浴在光明中。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