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晋砚秋看向不远处,这一眼,她就注意到一个身高少说一米九的男人,正在帮一个亲兵分糊糊。
晋砚秋看向晋明堂,就见晋明堂意气风发地说着:“我儿这次带回来数万斤粮食,往后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送来,我们再不用担心缺粮!”
周劲凌又是激动,又是震惊,看晋砚秋的目光,好似看到了什么宝贝。
晋砚秋却没急着跟他说话,反而问晋明堂:“爹,那边有个人个子特别高,极为少见,他叫什么?”
晋明堂顺着晋砚秋的目光看过去,就道:“你说那个瘦高个?那是管胡。”
这五千个劳役,晋明堂并非全部认识,但那些刺头,那些小团体的领袖,他是心中有数,还专门摸过底的。
那人竟然就是管胡!
晋砚秋正震惊,突然看到管胡在给人分糊糊的时候,伸手在勺子下面摸了一下,将木勺背面的糊糊抹到手上,然后张嘴去舔自己的手。
这摆明了就是趁着分糊糊的机会偷吃。
偷吃完,他还心虚地看了一眼身边正忙着的亲兵。
晋砚秋有些反应不过来,这是管胡?
那个差点杀了卫琏,让胡人闻风丧胆的管胡?
在原书剧情里,胡人曾经进攻蓟县,却被管胡打败。
管胡不仅收服了许多小部落,还将某个大部落的王子连同族长给吃了。
现在呢?管胡在偷吃压缩饼干。
晋明堂也看到了这一幕,对晋砚秋道:“秋儿,你别看这管胡长得高大,其实今年才十四岁,毛都没长齐,偷吃也正常。”
说完,晋明堂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什么“毛都没长齐”有点粗鲁,连忙住了嘴。
晋砚秋却又被惊了惊。
管胡才十四岁?这放现代就是个戴电话手表的初中生!
原书里吃人什么的,是不是因为他们被逼到了绝境?
说起来,钱家把晋明堂送到这里,莫非是想让管胡吃了晋明堂?
只是这会儿,管胡明显只想偷吃糊糊。
这不,他趁亲兵不注意,又用手去摸那个木勺,把木勺背面的糊糊刮下来吃。
周劲凌也看到了管胡的行为,他盯着看了一会儿,突然对晋明堂道:“晋将军,如今这世道,人命比草贱,只要将军您能给足粮食,我们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说完,他端起放在旁边的木碗,将里面剩下的糊糊一饮而尽。
晋明堂给他们吃这么好的东西,必然是想让他们为晋明堂卖命。
但他们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卖命也无妨!
晋明堂闻言一愣,随即笑起来。
而这时,又有四个壮汉朝着这边走过来,一来就跪下了:“多谢晋将军救了家父!”
这四人,正是石家四兄弟。
晋明堂对这四人的印象也很深,连忙将他们扶起:“这并非我的功劳,朝廷一直不给粮草,我都差点被饿死,幸好我有个好女儿!”
石家四兄弟又去给晋砚秋磕头。
晋砚秋这时已经麻了。
石家四兄弟在原书剧情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们是管胡手下大将,而卫琏的舅舅,就是被他们抓住四肢生生撕裂,又生生啃了的。
但现在么……他们磕了头,就忙不迭排队领糊糊去了。
晋明堂见女儿表情有些不对,就带着晋砚秋,回了他的住处。
这里条件简陋,但也有些简单的家具,他坐在灶台后生火烧水,同时问晋砚秋:“秋儿,那管胡等人,可是有什么不对?”
晋砚秋直接将原书剧情里发生的事情说了。
晋明堂目瞪口呆,很快又叹气:“人若是快要饿死,当真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的!不过他们跟卫琏对战时那么残酷,也有别的原因。”
晋明堂将那些流民的情况说了说。
卫国公将冀州治理得不错,对冀州百姓也不错。
他最初也确实收拢了很多流民。
但他收拢流民,并不能给手下人带来好处,他也不能随意给手下人官职。
当时流民很多,叛乱频发,各地都有武将靠着镇压叛乱升官发财,卫国公手下将领,自然也想做出一番事业。
卫国公不可能拦着手下升官,甚至要帮手下升官,这样才能多掌控军队。
于是,流民成了军功。
只能说某些人,没把庶民当人。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