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第四十一章 降于禁(4/4)

“文则将军!”刘湛的声音沉静而有力,“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此乃古之明训,非为不忠,实为明哲保身,更是为了施展抱负,不负平生所学!刘湛不才,然一心欲匡扶汉室,扫平群雄,还天下以太平。于此大业之中,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绝无门户之见,更无宗亲嫡庶之分!将军请看,荆州文聘,江夏之虎,如今镇守南阳,独当一面;巴郡甘宁,锦帆豪杰,如今纵横河洛,屡立奇功;并州张辽,张文远,勇冠三军,如今亦是我麾下倚重之大将!他们皆非我旧部,然我皆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何曾有过半分猜忌?”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于禁,一字一句,如同立誓:“湛在此,可向将军立誓!若将军愿留下,助我成就大业,我必以心腹相待,视将军如股肱,他日扫平天下,将军必为国之柱石,名垂青史!绝不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事!至于将军之家小,”刘湛语气斩钉截铁,“湛在此承诺,必竭尽全力,设法保全!我会立刻派人潜入兖州,不惜一切代价,将将军家眷秘密接来长安,与将军团聚!绝不让其因将军之选择,而受丝毫牵连与伤害!此誓,天地共鉴!”

这番话语,既有对曹操集团内部问题的犀利剖析,直指于禁内心深处的隐忧;又有刘湛自身用人政策的鲜明展示,摆出了活生生的例子;更有对麾下将领及其家族安全最直接、最有力的承诺和保障!每一句,都敲打在于禁内心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

于禁沉默了。他低下了那一直高昂着的、骄傲的头颅。内心如同被投入了巨石的深潭,掀起了滔天巨浪。忠义、名誉、对旧主复杂的感念、对自身才华不得施展的遗憾、对家族安危的极度恐惧、对刘湛承诺的审慎权衡、以及对未来那不确定却似乎透着一丝光明的道路的彷徨与期望……种种复杂至极的情绪,在他心中激烈地交战、撕扯、碰撞。他的脸色变幻不定,时而痛苦,时而挣扎,时而恐惧,时而又有那么一丝微弱的、名为“希望”的火苗闪烁。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周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位以刚毅著称的将领,进行着此生最艰难的一次抉择。

最终,于禁猛地抬起头,脸上所有的挣扎、痛苦、彷徨,都化作了一种近乎虚脱的平静,又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然。他长长地、深深地叹息了一声,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无奈,以及一种与过去彻底告别的沉重。

他推开试图搀扶他的士兵,整理了一下身上破损染血的战袍,尽管狼狈,却依旧保持着军人的仪态。然后,他面向刘湛,不再有丝毫犹豫,单膝跪地,动作标准而沉重。他低下头,声音因为激动、疲惫和长时间的厮杀而变得异常沙哑、干涩,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罪将……于禁,愿降。”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接下来的话: “蒙大将军……不杀之恩,又以国士相待,信重如此……禁,虽一介武夫,亦知恩义!从今往后……愿效犬马之劳,追随大将军……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说完,他重重地将额头磕在身前尚且温热的土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这一拜,意味着他彻底背离了效力多年的曹操阵营,也为自己和家族的命运,选择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却或许能得以保全与施展的新道路。

刘湛心中大喜,脸上却并未过分显露,而是立刻上前,伸出双手,亲自用力将于禁从地上扶起,语气充满了真诚与宽慰:“我得文则,如高祖得韩信,如光武得吴汉,真乃天助我也!何愁大业不成!将军快快请起!日后同在军中,不必行此大礼!” 他当即对于禁的才能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并立刻做出了任命:“即日起,便任命文则为厉锋校尉,暂在徐晃将军麾下效力,熟悉我军规制、战法。待他日立下新功,再行封赏!”

于禁的归顺,其意义远不止是为刘湛集团再添一员良将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极大地动摇了曹操集团的军心士气——连于禁这样以忠诚和严谨著称的嫡系大将,都选择了背曹投刘,这无疑向天下人昭示了一种趋势,一种人心向背的微妙变化。这个消息一旦彻底传开,必将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在曹操势力内部,甚至在整个中原诸侯之间,引起一连串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与震荡。

看着于禁在周仓的陪同下,被带去伤兵营处理伤口并安排后续事宜,郭嘉这才凑到刘湛身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带着他那标志性的、混合着满意与调侃的语气低声道:“主公,恭喜恭喜,又得一员难得的大将,咱们这实力可是又厚实了几分。不过嘛,”他促狭地眨眨眼,“咱们这‘猛兽园’里,虎豹熊罴可是越来越多了,品性各异,脾性不同,将来管束起来,让它们既能各自发挥所长,又不至于互相撕咬,或者尥蹶子,主公您这位‘驯兽师’,可得再多费点心思喽,可比下棋累多了。”

刘湛望着远方那依旧烟尘未完全散去、伏尸处处、如同修罗场般的宜阳郊外,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已经看到了更远方那正在积聚的、更加庞大的风暴。他轻轻吐出一口气,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无妨。猛兽也罢,良驹也好,性情刚烈,正说明其血性未失,是可塑之才。驾驭之道,在于知人善任,恩威并施,既要投其所好,发挥其长,也要立下规矩,令行禁止。只要驾驭得当,无论是啸傲山林的猛虎,还是日行千里的骏马,皆是我等扫平群雄、廓清环宇的利器!”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凝重,“眼下,我们最要紧的,不是担忧如何驾驭新降的将领,而是如何应对即将从北方和东方,同时席卷而来的、真正的狂风暴雨。于文则的归顺,或许能暂挫曹孟德的锐气,但曹袁联手带来的威胁,绝不会因此而消散,反而可能……如同被激怒的凶兽,变得更加危险和不可预测。”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