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为了自保,选择暂时向袁绍妥协,甚至暗中达成某种默契或交易,主动将袁绍这头已然露出獠牙的猛虎的注意力、兵锋,导向相对偏安但拥有天子和大义名分的关中,那么,刘湛和他麾下的势力,将不得不独自面对整个河北的倾力一击!那将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张辽忍不住踏前一步,抱拳沉声开口,语气中充满了紧迫感:“主公!若曹袁果真暗中勾结,达成默契,我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两面受敌之险境!是否应立刻下令,大幅加强潼关、武关、以及东南方向所有关隘的防务,增派精锐驻守?同时,是否应以八百里加急,命令驻守凉州边境的部队,即刻抽调主力,火速入援关中,以增强我军核心区域的防御力量?”他的建议直接而果断,充满了武将应对危机的本能反应。
刘湛没有立刻回答。他默然转身,缓步走到那扇朝向庭院的雕花木窗前,伸手“吱呀”一声推开了一道缝隙。一股带着初夏泥土腥气和植物蒸腾味道的、略显闷热的风立刻涌了进来,吹动了他额前几缕未曾束好的发丝,也带来了窗外更加清晰的、扰人心神的蝉鸣。
他抬眼望去,窗外那片被灰蒙蒙天空笼罩的庭院,几只原本在枝头嬉戏的麻雀,不知被什么惊动,发出尖锐短促的鸣叫,惊慌失措地扑棱着翅膀,瞬间掠过屋檐,消失在重重宫墙之后,仿佛也感知到了这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安与危险。
他的大脑此刻如同这长安城上空盘旋的风云,在飞速地运转着,分析着贾诩指出的那种最坏可能性,权衡着张辽提出的应急方案的利弊得失。各种情报、猜测、推演、历史上的类似案例……无数的信息碎片在他脑海中碰撞、组合、筛选。
良久,就在那令人窒息的沉默几乎要让张辽再次开口时,刘湛终于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已经不见了刚才那一瞬间的凝重与犹疑,重新恢复了那种作为决策者应有的清明与坚定。
“文远所虑,正是我所深忧。”刘湛的目光扫过张辽,肯定了他的警觉,随即话锋一转,语气沉稳而有力,“但越是面临此种危局,我们越是不能自乱阵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因过度反应而自露破绽。”
他走回沙盘前,手指精准地点在了代表兖州的那片区域,“加强潼关、武关等各处关防,增派斥候,提高戒备等级,这是应有之义,公明,此事由你即刻去办,要外松内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他对徐晃吩咐道。
然后,他看向张辽,解释道:“但是,文远,急调凉州兵马主力入援关中,动静太大,沿途必然会引起各方瞩目。此举无异于告诉曹操和袁绍,我们已经察觉了他们的图谋,并且感到了恐慌。这反而可能打草惊蛇,促使尚在犹豫或谈判中的曹袁二人,更快地达成勾结,甚至可能促使袁绍提前发动进攻!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沙盘上兖州与河北交界的那一小片区域,眼神锐利如刀:“我们现在最需要、最缺乏的,不是盲目的增兵,而是确切无误的情报!是能够穿透迷雾,看清真相的眼睛和耳朵!我们必须立刻弄清楚,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当世之奸雄,他们的私下接触,到底走到了哪一步?是仅仅停留在试探性的口信往来?还是已经达成了某种秘密的协议或默契?曹操的真实意图,究竟是宁愿独自硬抗袁绍,还是已经决定牺牲我们,以求自保?”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一旁仿佛永远智珠在握的郭嘉和深藏不露的贾诩,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奉孝!文和!我们需要一双眼睛!一双能够看透曹孟德那九曲回肠般的心思,能够洞悉袁本初那看似傲慢实则可能暗藏玄机的肺腑的眼睛!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必须尽快拿到能够揭示他们关系的实据!不能再靠猜测和推断来决策了!”
郭嘉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如同嗅到血腥气的狐狸般的兴奋光芒,他几乎要抚掌笑起来,但意识到场合的严肃,又强行忍住,只是那上扬的嘴角和发亮的眼眸,已经充分显示了他对这项任务的浓厚兴趣和十足把握:“主公放心!此事嘉早已未雨绸缪,布下了一些棋子。咱们在兖州和河北,可不是只有那些摆在明面上、被人时刻盯着的使者。有些埋了许久、看似无关紧要的‘闲棋冷子’,平日里或许只是传递些市井流言、官员轶事,如今,正是该他们动一动,发挥关键作用的时候了!”他所谓的“闲棋冷子”,自然是那些身份隐秘、长期潜伏、甚至可能身居一定位置的间谍。
贾诩微微颔首,补充了他那总是更为周全和缜密的思路:“奉孝布局深远,自是最好。然,除动用潜伏细作直接获取核心情报外,亦可从侧面多方印证,以增加信息的可靠度。可下令严密监控所有与曹、袁双方势力皆有密切来往的大型商队,尤其是那些背景复杂、能够跨越势力边界的游侠、说客,甚至……那些看似方外之人、实则常常周旋于权贵之间的方士、术士之流。乱世之中,消息传递的渠道,往往无孔不入,超出常人的想象。或许能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渠道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与细作获得的情报相互印证。”
刘湛重重地点了点头,对两位谋士的思路表示完全的认可:“善!就依二位先生之言!奉孝,此事由你全权负责调度,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和渠道,不惜代价!文和先生从旁协助,分析甄别所有传回的信息,去伪存真!”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我要的是确凿的证据,是能够让我们看清下一步该如何落子的、照亮棋盘的关键火光!”
“文若,”他又转向荀衍,“对外,朝廷的姿态和声音不能有丝毫改变和动摇。继续以陛下的名义,定期向河北发文,措辞要拿捏好,既要申饬袁绍坐大、威胁社稷,又要显得朝廷仍在努力维系纲常,督促其恪守臣节。同时,发往兖州的公文,依旧要强调共同御敌、奉诏讨逆的大义,督促曹操积极备战,不可懈怠。对内,”他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加快军备生产的步伐,所有工匠坊实行两班轮换,日夜不停!同时,秘密加大向弘农、潼关一线战略要地囤积粮草、军械的力度,运输路线要分散、隐蔽。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在没有曹操任何支援的情况下,独立迎战袁绍可能南下的主力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