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第三十九章 河北的惊雷(2/3)

贾诩缓缓抬起头,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与世情的眼睛,闪烁着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分析光芒,他开口了,声音依旧平稳,但每个字都带着千钧重量: “袁绍势大,已成定局,毋庸置疑。然,世间万物,盛极而衰,刚不可久。其麾下,派系林立,谋士各为其主,相互倾轧攻讦,此乃取乱之道。审配、逢纪代表河北本土豪强,与沮授、田丰等颍川谋士素有嫌隙,郭图、辛评更是典型的骑墙之辈,只知迎合上意,争权夺利。此,其内患之一,或可为我所用。”

他微微停顿,继续道,语气更加深邃:“其二,袁绍本人,性矜愎自高,外示宽宏而内实忌刻,好听谋略而优柔寡断,色厉而胆薄,看似威严,实则临大事而惜身,见小利则往往忘乎所以。此其性格之致命弊端,亦是其虽强却未必不可战胜之关键。”

然而,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警示:“然……纵有千般弊端,万种内忧,其实力之雄厚,疆域之广阔,人口之众多,已非昔日任何一个诸侯可比。犹如洪荒巨象,纵使身有百病,行动迟缓,但其一脚踏下,亦足以摧城拔寨,地动山摇!我军新定关中,百废待兴,根基未固;曹操虽雄踞东方,然地狭民疲,四面受敌。无论我或曹,皆难独力抗此倾天之祸。”

刘湛默然不语,他缓缓起身,步履略显沉重地再次走到窗边。窗外,残冰仍在执着地消融,滴滴答答,露出下面被严寒蹂躏了整整一个冬季、显得枯黄而毫无生气的土地。

袁绍统一河北,这不仅仅是一个军阀的胜利,更是天下格局发生了决定性、不可逆转变化的标志。一个前所未有的、实力远超以往任何对手的庞然大物,正式登上了争夺天下的舞台中央,成为了所有人必须直面的最强大敌人。

史书上那场决定北方归属、赫赫有名的官渡之战……难道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要碾过相似的轨迹,而自己,将要取代曹操的位置,来主导这场关乎命运的大战吗?不,或许已经不同了。自己占据了关中,挟持了天子,拥有了大义名分;曹操也并未如原本历史那般完全掌控中原,反而因为自己的崛起而受到了相当的制约。局势更加复杂,变量更多。但袁绍所带来的那股碾压一切的、令人窒息的庞大压力,却是同样巨大,甚至因为自己身处权力中心,而感觉更加迫在眉睫,更加真实可怖。

他的脑海中,仿佛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邺城那喧嚣震天、奢靡华丽的庆功宴席,看到袁绍身着华服,志得意满、睥睨天下、接受群臣阿谀奉承的傲然神情;看到河北精锐骑兵那如森林般密集竖立的长矛戈戟,那如云霞般遮天蔽日的各色旌旗;听到战马嘶鸣,铁甲铿锵,以及那百万大军行进时,足以令大地震颤的沉闷脚步声……

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如山的压力,如同实质的冰水,从头顶浇下,瞬间浸透四肢百骸,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几乎要让他喘不过气来。

然而,仅仅是片刻的恍惚与沉重。刘湛猛地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书房内那混合着墨香、炭火气与窗外湿冷空气的复杂气息,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那短暂的迷茫与压力已然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般坚定、锐利的目光。

“文和先生分析得透彻,入木三分!”刘湛转过身,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沉稳与力量,甚至比平时更加清晰、坚定,“袁绍势大,确乃你我前所未遇之劲敌,亦是这乱世中最终需要面对的几座大山之一!然,我等着眼的是这整个天下,欲匡扶汉室,扫平群雄,迟早需与此人决一死战!这是宿命,亦是机遇!”他走回案前,手指有力地敲击着地图上黄河沿岸,尤其是历史上那场著名大战的发生地——官渡一带,“如今,他虽新定河北,气势正盛,但内部派系未平,整合需时,此正是其强大外表下,弱点最为暴露之时!我军虽暂不及他势大,然有关中山河之险固,有八百里秦川之富庶潜力,更有天子坐镇,占据政治与大义名分之绝对高地!最重要的是,”他的目光扫过郭嘉、贾诩,扫过徐晃、张辽等一众文武,声音带着一种强大的信念,“我们有诸位文武贤才,同心同德,上下用命!如此,我们未必就没有与之一战,甚至战而胜之的底气与能力!”

他的手指最终定格在地图上官渡稍北的位置,嘴角勾起一丝微妙而冷静的笑意:“而且,诸位请看。袁绍若欲南下,争夺中原,其兵锋所向,首当其冲者,绝非我关中,而是——兖豫的曹孟德!你们说,此刻的曹孟德,接到这个消息后,会是何等心情?怕是比我们,更要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吧?”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曹操在兖州府邸内,焦灼不安、来回踱步的模样。“或许,这突如其来的河北惊雷,正是上天给予我们与曹操之间,一个暂时放下昔日龃龉与成见,‘同舟共济’、应对共同威胁的契机。”

郭嘉眼睛骤然一亮,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他立刻领会了刘湛的意图,抚掌接口道,语气中重新带上了一丝他特有的、在危机中寻找机会的兴奋:“主公的意思是……借此机会,联曹抗袁?不,不能叫联曹,那太给他面子,也容易授人以柄。”他眼珠飞快地转动着,闪烁着谋士的精明。

“非是联曹,”刘湛精准地纠正,目光炯炯,“而是以朝廷之名,行天下共主之责!诏令天下诸侯,申明大义,共讨不臣!袁绍虽未如李傕、郭汜那般公然叛逆,然其势已大,其心必异,其存在本身,已对社稷安危、朝廷权威构成致命威胁!我等可即刻请陛下下诏,以嘉奖其平定北疆为名,行申饬警告之实,令其安守臣节,不得妄动刀兵!同时,”他压低了声音,带着决断,“以大将军府和陛下密令的形式,星夜送往兖州,告知曹操朝廷对此事的担忧与决断,并‘建议’——或者说,是命令他,即刻整军备战,于黄河一线紧要处布防,随时准备应对袁绍可能发起的南下攻势!我等则趁此宝贵时机,加紧整合关中内部各方力量,储备粮草,锻造军械,训练士卒,招募勇士,以备不测!若袁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南侵,则我与曹操,便可借天子之名,奉诏讨逆,东西呼应,共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