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展翅 30. 护宋军根基初固(1/3)

晨雾漫过青溪镇的石板路时,赵玥正蹲在镇口的粮囤旁,看着士兵们将新缴获的糙米装进粗布袋子。指尖触到温热的米粒,她忽然想起三个月前 —— 那时护宋军刚在天宁寺扎营,粮囤里只有几十石糙米,士兵们顿顿都是掺着野菜的稀粥,连最精锐的骑兵,每天也只能分到半块干饼。而如今,粮囤从镇口排到了街尾,不仅有糙米、面粉,还有百姓们送来的红薯、土豆,甚至有几桶从金兵那里缴获的胡麻油,足够两千人吃上两个月。

“殿下,陈将军和张首领在镇西的铁匠铺等您,新打造的长枪和铠甲都准备好了。” 李二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捧着一本崭新的名册,封面上用红笔写着 “护宋军花名册”,边角还细心地用布包了边。

赵玥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米糠,跟着李二柱往铁匠铺走。沿途的景象让她心中暖意渐浓 —— 镇民们有的在修补被金兵烧毁的房屋,有的在街头摆起小摊,卖着刚蒸好的馒头,还有几个孩子围着巡逻的士兵,叽叽喳喳地问着打仗的故事。一个白发老奶奶看到赵玥,立刻端着一篮刚煮好的鸡蛋跑过来:“公主殿下,快尝尝,补补身子!你们把金兵赶跑了,俺们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阿婆,谢谢您。” 赵玥接过鸡蛋,剥了一个递给身边的小石头 —— 自从鹰嘴谷大捷后,这孩子就一直跟着医疗队,如今已经能熟练地帮郎中包扎伤口。小石头接过鸡蛋,小口咬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赵玥:“姐姐,等我再长大点,也要像你一样,杀金兵,保护百姓。”

走到铁匠铺门口,远远就听到 “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推开门,只见院内摆满了新打造的兵器 —— 长枪的枪头闪着寒光,枪杆是用坚硬的枣木做的,握在手里沉甸甸的;铠甲虽然是用熟铁打造的,不如禁军的铠甲精良,却也打磨得光滑平整,能护住心口和要害。陈烈和张毅正围着一个铁匠,看着他给铠甲镶铁边。

“殿下来了。” 陈烈转过身,手里拿着一副铠甲,递到赵玥面前,“你试试这副,是铁匠铺老师傅特意为你打的,比普通铠甲轻三成,还加了护肩,骑马时能护住胳膊。”

赵玥接过铠甲,试穿在身上。铠甲的大小刚刚好,系带时,她发现内侧竟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 —— 是镇上绣坊的王大娘的手艺,上次她帮王大娘找回被金兵抢走的女儿,老人家就说要给她绣点东西,没想到竟绣在了铠甲里。

“还有这些长枪,” 张毅指着院角的木架,语气里满是自豪,“咱们现在有三百支新长枪,五十副铠甲,再加上从金兵那里缴获的两百柄弯刀,就算金兵再派三千人来,咱们也能正面扛住!”

赵玥走到木架旁,拿起一支长枪,试着挥了挥。枪杆扎实,枪头锋利,比之前用的锈迹斑斑的长枪好用太多。她看向铁匠铺的老师傅,拱手道:“多谢老师傅,辛苦您了。”

老师傅连忙摆手,脸上满是笑容:“殿下客气了!能给护宋军打兵器,是俺的福气!俺们镇上的铁匠都商量好了,以后护宋军要什么兵器,俺们随叫随到,分文不取!”

从铁匠铺出来,三人沿着镇街往议事的祠堂走。陈烈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街对面的一栋青砖瓦房:“殿下,那栋房子是金兵占领青溪镇时,用来关押百姓的地方。现在空着,我想改成‘护宋军议事堂’,以后联军开会、训练,都能在那里进行。”

赵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栋房子确实宽敞,门前还有一片空场,正好能用来训练新兵。她点头道:“好,再把旁边的几间空房改成营房,让从洛社镇过来的弟兄们住得舒服些。另外,在镇东的空地上搭个校场,以后新兵训练、联军合练,都在那里进行。”

张毅补充道:“我已经让弟兄们去宜兴调粮食和草药了,今天下午就能到。另外,无锡的陈奎和江阴的吴涛也派人来了,说想下个月来青溪镇,跟咱们商议联合抗金的具体章程 —— 他们听说咱们夺回了三镇,还缴获了这么多粮草兵器,都想尽快跟咱们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