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我元婴修士,被哪都通挖了 第63章 问罪哪都通!这就是你们哪都通,交出来的答卷?(1/2)

或是一种更为冰冷的死寂。

怒火已经燃烧殆尽,余下的,是堪比宇宙深空般绝对零度的漠然。

他要亲自清点自己的遗产,亲自看看,这两千年的时光,究竟将他呕心沥血布下的棋局,糟蹋成了何等模样。

神念如无形的潮汐,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席卷,而是化作亿万缕精细入微的丝线,带着明确的指向,精准地刺向神州大地的龙脉节点。

第一缕神念,抵达了蜀中,青城山。

“三十六洞天”之“宝仙九室洞天”。

他记得,当年他在此地布下“九天都篆万灵朝元大阵”,引动地心离火与九天罡风,淬炼山体,使其内外自成一界。阵眼处,他更埋下三枚“离火宝珠”,足以让此地在千年之后,化为一片火行灵气的洞天福地,最宜修炼火属功法。

然而,神念所触,大阵的根基早已被蛮横地截断。

那条被他梳理驯服的地心火脉,不知在哪个年代,被人为引爆,狂暴的能量宣泄一空,只留下干涸枯竭的痕跡。

“九天都篆万灵朝元大阵”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架子,残存的阵纹被岁月侵蚀得斑驳不堪。

他甚至能“看”到,凡人们修建的索道缆车,那粗大的钢铁支架,如同一根根丑陋的钉子,死死地钉穿了他当年布下的聚灵法阵。

游客们的喧哗、嬉笑声,通过神念的感知,化作最尖锐的噪音,刺入他的意识深处。

“宝仙九室洞天”……死了。

死得彻彻底底,连一丝回光的可能都不复存在。

刘安的意识没有丝毫波澜,只是平静地收回了这缕神念,只是确认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实。

第二缕神念,投向了江南,茅山。

“七十二福地”之“金坛华阳之天”。

此地,他曾设下“上清三景御风阵”,引八方风灵,聚天地清气。他曾在此地讲道三日,留下三篇道诀刻于山腹石壁,以待有缘。

神念穿透山体。

山腹……空了。

被人用某种巨力,硬生生掏空,改建成了一座……地下防御工事?

冰冷的钢铁与混凝土,替代了原本应该氤氲着灵气的岩壁。他留下的三篇道诀,连同那整片石壁,都已不见踪影,或许早已化为齑粉。

那座汇聚风灵的大阵,阵眼被一座巨大的通风系统所取代,日夜不休地向地下输送着污浊的空气。

又一处福地,沦为了凡人的巢穴。

刘安的意识继续平静地转向下一个目标。

罗浮山……毁了。

委羽山……废了。

西玄山……被夷为平地,建起了一座座钢铁巨塔,无数电蛇在其中狂舞,散发着让他厌恶的、狂躁的能量。

一座,又一座。

一个,又一个。

他精心挑选、亲手改造的洞天福地,如同一张清单上的名字,被他用冰冷的意识,一个个划掉。

绝大多数,都已面目全非。

有些是在千年前被毁。

有些是在百年前被毁。

有些是在百年被毁灭。

地脉被毁,灵枢被污。

这些本该是修行者摇篮的圣地,如今,却连半点灵气都凝聚不起来。

难怪!

难怪两千年过去,这方天地间,连一个像样的金丹修士都没有!

根基已断,传承已绝!

何谈修行?何谈盛世?

就在这清点死亡名单的过程中,刘安的神念终于触碰到了一丝异样。

在西北的某个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一缕微弱但纯净的灵机,如同黑暗中的萤火,倔强地闪烁着。

神念瞬间集中于此。

那是一座被黄沙半掩的山脉,地表看去平平无奇。

但地下三百丈处,一座被完整封印的法阵,正静静沉睡。

“太玄总真大阵”。

这是他当年为防止意外,特意留下的一个“火种”。此阵并未直接引动地脉,而是设下了一个极为苛刻的开启条件,需要身具“太乙金华”之气的人,以自身精血为引,方能激活。

他本以为,这是多此一举。

没想到,这无心之举,竟成了这片废墟中,唯一幸存的净土。

神念继续扫过。

他又陆续发现了三、四处类似被封印、未曾启动的福地。它们大多位于人迹罕至的绝域,或深海,或高原,或沙漠。

正是因为它们的偏僻和未被激活,才侥幸逃过了这两千年的浩劫。

然而,这几点微不足道的“幸存”,非但没能让刘安感到丝毫欣慰,反而让他意识深处那片死寂的冰原,裂开了一道更加深邃、更加寒冷的缝隙。

就像一个富可敌国的巨贾,一觉醒来,发现万贯家财被焚烧殆尽,只在灰烬里找到了几个未曾花掉的铜板。

这,不是希望。

这是极致的讽刺。

“嗬……”

一声极轻、极淡的冷笑,在刘安的意识中回荡。

他的神念不再去探查那些残骸,而是猛然扩张,如同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笼罩了整个星球!

这一次,他不再收敛自己的力量。

那沉睡了两千年的、属于淮南王刘安的、已经半只脚踏入化神门槛的恐怖神威,毫无保留地释放了出来!

嗡——

那一瞬间,整个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