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堂嫂陈书艺的积极沟通和牵线下,林知微和轻工业出版社的负责人——副社长王璐,约好了在周三的上午见面。
北京的冬天,风总是很大。林知微穿着一件得体的驼色羊绒大衣,围着围巾,和陈书艺一起走进了轻工业出版社的大楼。
她们沿着老式的水磨石楼梯往上走,一股混合着淡淡油墨味和北方冬季特有的、略带尘土的暖气味扑面而来。
墙上贴着红底白字的标语,“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在改革中前进”,每一个字都方方正正。
陈书艺领着林知微径直来到二楼走廊尽头的一间办公室前,抬手“笃笃笃”地敲了敲厚重的木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清晰利落的女声 。
推门而入,是一间约莫二十平米的办公室。和林知微想象中的领导办公室不同,这里并没有太多威严,反而充满了浓厚的工作气息。
靠窗摆着两张并排的办公桌,桌上堆满了书稿和已经印出的样刊,高高摞起,几乎挡住了半个窗户。
旁边的书架上,整齐地码放着各种出版物——《轻工业技术》、《食品工业》、《日用化学品》等等,全都是轻工业系统内的专业刊物。
一个穿着白衬衫、藏青色长裤的女人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
她大约四十岁出头,身材中等,头发是那种非常利落的齐耳短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浑身透着一股知识分子和干部的气质。
“王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了。”陈书艺笑着走上前,她的态度热情又熟稔,恰到好处地打破了办公室的安静。
“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我妹妹,林知微。”她拉过林知微,介绍道。
“知微,这是出版社的副社长,王璐老师。”
“王老师好!”林知微上前一步,微笑着礼貌地伸出手,“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见我。”
王璐的目光在林知微身上停留了片刻。
眼前的这个女人很年轻,气质温婉,但眼神清亮而坚定。尤其是她的穿着,那件驼色大衣剪裁得体,面料考究,既时尚又毫不张扬,透着一种内敛的品味。
王璐伸手和她握了握,手掌温暖而有力:“林同志客气了,叫我王璐就行。”
她的语气稍微温和了一些,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别客气。喝点什么?暖瓶里有热水。”
“不用了,王老师,我们不渴。”陈书艺连忙说。
三人落座后,王璐也没有绕圈子,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印着“轻工业出版社”字样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开门见山地问:“听书艺说,林同志想办一本服装类的杂志?”
“是的。”林知微点头,她知道今天的谈话至关重要。
“我是做服装品牌的,这些年来一直觉得,国内缺少一本真正面向大众的、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服装杂志。”
王璐一边准备记录,一边随口问道:“林同志从事服装行业多久了?”
“差不多五年了。”林知微如实回答,“四年前,我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花间集。”
“花间集?”
王璐正准备下笔的动作猛地一顿。她抬起头,眉毛微微扬起,那双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