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第243章 得偿所愿(1/2)

白先生的眼睛紧紧盯着左下角的印章,那两方印章,一方朱文,一方白文,印痕清晰,篆刻精美。

更重要的是,那独特的章法和款识风格,都在告诉他这不是赝品,这是真迹。

“白先生认出来了?”闻舒窈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语气平和。

“这……这是……”

白先生深吸一口气,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莫非是……南亭先生的字?”

“南亭先生”,许南亭。

在收藏圈,没有人不知道许南亭这个名字。

他不仅仅是著名的书法家,更是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文物鉴定家。

他出身真正的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习碑帖,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书法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圈内人都知道,许南亭的字,笔力雄健而不失温润,气势磅礴又不失细腻。但比他的字更出名的,是他的风骨。

他为人清高,轻易不肯为人题字。民国时候,也曾有不少达官显贵捧着重金上门,都被他扫地出门。因此,能得到他的一幅字,早已超越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更何况,南亭先生已经在多年前去世了。他的真迹,如今在市场上可是一字难求,价值连城。

“正是。”闻舒窈点头,“这是许老先生在世时,写给知行的。许老先生的墨宝,您也知道,基本都在许家后人以及少数几位至交好友手里,甚少外传。”

“这……这太贵重了……”白先生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他是真的震惊了。南亭先生的真迹,现在在拍卖会上动辄几百万,而且有价无市。这样一幅字,不是用钱能买到的。

而林家,竟然舍得把这样一幅字拿出来,作为给女儿的提亲礼?

这份诚意,这份心意,实在太重了。

重到他根本无法拒绝。

这一刻,白先生心中对这门婚事最后的那一丝勉强,那一点点因为女儿远嫁内地的顾虑,全都烟消云散了。

他抬起头,看向闻舒窈,目光变得复杂而郑重:“闻女士,我虽然在香港做生意,但许老先生的名号,我是听过的,那是真正的‘大家’,是我等高山仰止的人物。”

“这份心意,我收到了。”白先生的声音变得沉稳而真诚,“这门婚事,我白家应了。”

白夫人在旁边欣慰地笑了。白清遥低着头,脸颊通红,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坐在闻舒窈身旁的林知微,也终于暗自松了一口气。她能感觉到自己紧绷了一路的肩膀,在这一刻终于放松了下来。

但白先生的心思,却不仅仅停留在这幅字上。

他是个商人。更准确地说,他是个有眼光、有格局的商人。

他能守住父辈传下来的基业,让白家在风云变幻的香港稳稳地处于第一梯队的家族,靠的绝不是运气,而是清醒的脑子,毒辣的眼光,和对时局的精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