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第42章 恢复高考(2/2)

多少青年困在工厂、田地、机关角落里,怀揣理想,却没有出路。

大家静静地听着,有人抬手夹起烟,烟雾在灯光下氤氲一片。

“今年就恢复高考!”

这句话像一声惊雷,震得在场的人心头发烫。会场霎时安静下来,随即议论声此起彼伏。

“要择优录取,德才兼备。”

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消息很快传出,犹如燎原烈火,点燃了全国上下的激情。

许多在田间劳作的青年,放下锄头时眼睛泛光;许多在工厂车间里忙碌的工人,下了班就去翻旧课本;还有更多人,彻夜挑灯苦读,誓要在这个久违的考场上搏出自己的前程。

父母们也在暗暗祈盼,盼望子女能抓住这唯一的机会。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议论最多的,不再是调令、不再是票证,而是高考。那是一个躁动而充满渴望的八月,空气里仿佛都带着新的气息。

而此时的林知微,已经怀孕七个月了。

她的肚子一天天隆起,走路时不得不小心翼翼,脚步慢而沉重。

好在正值暑假,她得以在家安心养胎,不必再奔波。天气热得厉害,母亲许茹每天都要煮绿豆汤,放凉后端到她房里,叮嘱她:“外头晒得厉害,你少出门,省得中暑。”

预产期就在十月,算算不过两个月的光景。想到肚子里那个小小的生命,她的心中总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坚定与柔软。

外头的世界正在巨变,高考要恢复了。多少同龄人正攥紧笔杆子,准备在考场上搏一个前程。而她的人生,也即将因为这个孩子,翻开新的篇章。

夜里,她常常睡不安稳。胎儿在腹中翻身踢动,她便抚着肚子,低声哄着,像是在和未来的孩子说话。那低语里,有母亲的温柔,也有女人独有的坚韧。

周译下个月就会来北京,陪她待产,也陪她一起复习功课。

因为准备得早,她手边的资料很齐全,心里也有底。

悠悠也是今年的高考生,经常过来找她,一起复习功课。两个人遇到问题,就摊开书本认真讨论,时常从白天聊到天黑。青春的热烈与求知的渴望,在这小小的院子里燃烧着。

堂兄林知谦则给她整理了一些内参资料,尤其是政治部分的笔记。“这些都是第一手的,你拿去看看。”他递过来时,语气郑重。

院外偶尔传来巷子里的闲言碎语,有人说高考恢复是天大的喜讯,有人说这是给尚未返城的知青的机会。

林知微静静听着,却不多言。

这一九七七年的八月,于不同的人,意义各不相同。

有人在婚姻里告别旧日,换来的是解脱与轻松;有人在教育改革里迎来新生,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有人则守着小小的院落,默默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

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每一个个体都被裹挟其中。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