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这边请。”服务员领着他们到了二楼靠窗的位置。
二楼相对安静一些,但依然热闹。周围的桌子上,有三五好友聚会的,有一家老小团聚的,也有谈生意的。
广州人的早茶,不仅是吃饭,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刚一坐下,服务员就送上了茶单:“请问喝什么茶?”
“普洱吧。”闻舒窈说,“早上喝普洱,养胃。”
很快,一套青花瓷的茶具摆上桌。服务员熟练地烫杯、洗茶、冲泡,动作行云流水。茶水呈深褐色,香气醇厚。
“妈,您看。”林知微指着大厅,“那就是广州早茶最有特色的‘推车仔’。”
只见几位穿着白围裙的阿姨推着竹蒸笼小车在大厅里来回穿梭,车上层层叠叠,热气氤氲,香气四溢。
遇到感兴趣的食客,阿姨就停下来,掀开蒸笼的盖子让人挑选。每拿一份点心,就会在桌上的点心卡上“啪”地盖上一枚红印,十分有趣。
很快,他们点了几样最受欢迎的:晶莹剔透的虾饺、皮薄馅足的烧卖,还有豉汁蒸凤爪、糯米鸡、鲜虾肠。
“再来份鱼片粥。”林知微对服务员说,“要生滚的。”
点心陆续上桌,摆了满满一桌子。
虾饺皮薄如纸,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粉红色的虾仁,咬一口,鲜甜的汁水在口中迸开。
烧卖顶上点缀着橙色的蟹黄,肉馅调得恰到好处,不腥不腻。
“这个凤爪做得真好。”闻舒窈夹起一只凤爪,“软烂入味,一抿就脱骨。”
“广州人做凤爪是一绝。”林知微说,“要先炸后蒸,工序很复杂。”
糯米鸡用荷叶包着,打开时香气扑鼻。糯米吸收了鸡肉和冬菇的香味,每一粒都晶莹饱满。
隔着屏风的旁边一桌在聊天,声音并没有刻意放低,应该是两对夫妻,说的都是粤语,偶尔夹杂几句普通话。
林知微能听懂几句粤语,他们应该是在聊孩子找对象的事情。
“广州人真会享受生活。”闻舒窈环顾四周,“大清早的,不急着上班,先来喝茶。”
“这是传统。”林知微说,“很多老广州人,每天早上都要来茶楼‘叹茶’。有的人甚至有固定的位置,茶楼都给留着。”
隔壁桌的讨论声突然高了起来,林知微的粤语水平有限,只能断断续续听懂一些词汇。
她隐约听到“医官”两个字,然后是“屋企环境唔好”,这句她勉强能理解,大概是说家里条件不好。
“三零一医院”这几个字是用普通话说的,格外清晰。
林知微没太在意,继续低头喝粥。广州人什么都敢聊,从国家大事到邻里琐事,这很正常。
但坐在她对面的闻舒窈,表情却渐渐变了。
她放下筷子,眉头越皱越紧。作为在香港生活过的人,她的粤语水平相当好,那几个人的对话,她听得清清楚楚。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