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小心翼翼地捧出那个盖着湿布的陶盆,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一件珍宝。
“你看,”
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献宝似的喜悦,将陶盆轻轻放在木桌上,对林苏打示意。
林苏打好奇地凑过去
吴清轻轻掀开湿布一角,一股混合着麦芽甜香与微微酸酵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盆里的面团已然焕然一新,不再是昨晚那团死沉的面疙瘩。它体积膨大了近乎一倍,表面布满了一个个细密的小气泡孔,像一块充满弹性的海绵。用手指轻轻一按,面团柔软而湿润,指印缓缓回弹,却留下一个清晰的凹陷,显示出极佳的发酵状态。
这面团仿佛有了生命,在寂静的一夜里悄然呼吸、成长。
“发得真好。”
一个略显虚弱但清晰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肖宝靠坐在墙边,脸色依旧苍白,左肩的伤口被仔细包扎着,但他的眼神却恢复了作为烹饪专业学生的专注。
“面起子(老面)的活力不错,温度和湿度也合适,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林苏打松了口气,看着面团跃跃欲试。
就在昨晚,当林苏打得知肖宝居然是烹饪专业的学生时,那种喜从天降的感觉真是奇妙。
当即就决定拜师学艺。
肖宝看过她冰箱的食材后,决定教这个“徒弟”一道万能菜——包子。
“别小看包子,学会这个,就等于你学会了十几道菜。”
他的话吊起了几人的好奇心,虽然身体还虚弱,但肖宝还是耐心讲解:
“不带馅的包子就是馒头,带馅的包子可以通过馅料的变化开发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花样,就算我们离开这里,林老板自己就能随心搭配尝试,根本不用愁菜单问题。”
他的话启发了几人,谢如安最先接话:
“那把包子馅料先放出来,把面团打成饼,上面铺上馅料,不就是本土披萨嘛!”
“那我把馅料放饼里,再刷油煎烤,还是馅饼和菜盒子呢!”
吴清忍不住打趣。
林苏打思路也跟着活络起来:
“那面团做小点,包馅就能变成饺子,或者在面团里加入巧克力、黄油、奶酪之类的甜点素材,还能变成本土风味的小点心?”
“食物本来就是这样,可以互通的,没人规定包子只能是包子。”
这是肖宝在烹饪专业学到的很重要的一课。
如今看到也能给其他人带来启发,他也觉得很开心。
“先从揉面开始吧。”
林苏打深吸一口气,洗净双手,学着肖宝说的样子,将沉甸甸、软乎乎的面团从盆中取出,放在撒了薄薄一层干面粉的桌面上。
起初她的动作还有些笨拙,力度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在肖宝耐心的言语指导和吴清偶尔的示范下,她渐渐找到了感觉。
手掌推压,面团被挤压、伸展,内部空气被排出,发出细微的咝咝声;折叠,旋转,周而复始。原本有些黏手的面团在她手下变得光滑而富有弹性,这个过程莫名地带来一种治愈感。
揉好的面团被搓成长条,再用刀小心地分成大小相对均匀的小剂子。
另一边,吴清已经开始处理猪肉和洗好的蔬菜。
肉被仔细地切成小丁,再粗粗剁碎,菜焯水后挤干水分切末。
没有过多的调味料,只有一点点粗盐和肖宝指点下加入的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