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目光炯炯,此子灵台清明,心窍通透,隐隐有九窍光华内蕴,正是那传说中的九窍玲珑心!师尊所言,自己若入仕途,必死于此等人物之手……刹那间,前尘因果,涌上心头。
他强压下心中波澜,又将目光转向庞涓。这一看,更是暗自心惊。这庞涓根骨奇佳,气血旺盛远超常人,但气息深处,竟隐含一丝若有若无的妖异野性,绝非纯粹人族!其魂魄深处,隐约有青丘山狐族的烙印盘旋,竟是青丘遗种!
一个是命中宿敌,一个是妖族异类。鬼谷子心中苦笑,师尊的警示犹在耳边,不想这因果竟主动寻上门来。
他沉默片刻,声音平淡无波:“你二人,为何求学?”
庞涓抢先道:“弟子欲学万人敌之术,辅佐明主,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声若洪钟,野心勃勃。
孙宾则沉吟少许,方缓声道:“弟子愿习安邦定国之策,解民倒悬,终结这乱世烽烟。”
语气温和,却自有格局。
鬼谷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他于天书修行中,早已窥得一丝天机,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杀劫将起,此二人皆是应运而生之辈。收下他们,便是亲手搅入了这潭浑水,与那累世因果再脱不开干系。
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历练?避世修行,固然安稳,却难证大道。唯有入世渡劫,方能超脱。
他缓缓合上手中天书,声音恢弘,仿佛自九天传来: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你二人根骨非凡,皆非池中之物。然,学法者,当持心正,念苍生。若以此术为恶,必遭天谴,身死道消。”
“今日,吾便收下你二人。”
“庞涓,你性情刚猛,便传你兵家诡道,奇谋秘策,纵横捭阖之术。”
“孙宾,你心怀仁念,灵慧通透,便授你王道兵法,阵法推演,治国安邦之策。”
“望你二人,好自为之。”
庞涓、孙宾闻言,皆是狂喜,再次叩首:“弟子,谨遵师命!”
声音在清溪鬼谷中回荡,预示着两位搅动战国风云的奇才,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端坐于上的鬼谷子,目光穿透茅屋,望向无尽虚空。
数年后,庞涓道有所成,决意下山。下山前,鬼谷子曾言待孙宾下山后,会将自己的最后一部兵书一并带下山,庞涓欣然辞别鬼谷子。
庞涓与魏王殿前论道,得魏王器重,绶魏国元帅兼军师,侵占卫、宋诸国。宋、鲁、卫、郑等小国,慑于魏国威势,也尽来朝魏。后来,庞涓又率魏军大破强齐,名动天下。
数月后,孙宾受师命下山投奔庞涓,却未获得鬼谷子会传他兵书。而也正因为这部兵书,庞涓废去孙宾的膝盖骨,孙宾沦为废人,自此改名孙膑;而庞涓后来被孙膑击败,在马陵道上被其乱箭射死。
数年后,清溪鬼谷来了一个年轻人。
这年轻人在谷口山石祭起一柄长剑,旋即盘坐在谷口。
鬼谷子心生感应,走出洞府朝外望去。
但见谷口黄雾漫漫,似有无数雷电隐在其中,蕴含着无数力量,含蓄待发。
鬼谷子眼眸不由得微微颤了颤,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旋即瞳孔微缩——陷仙阵!
仿佛刹那间,记忆便穿越亘古,回到自己最意气风发的封神时代。
截教一门,本是那五十六亿年大劫之下的应劫之门。
因此,三圣两教签了封神榜,截教一门多在其中。
但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因门人受辱,怒发冲冠,逆天而行,欲力挽狂澜,在界牌关前以其在须弥山下炼得的四口宝剑诛仙剑、戮仙剑、绝仙剑、陷仙剑布下诛仙剑阵(这四剑原身非同小可,乃是开天辟地之时的四剑,后鸿均老祖在分宝岩上与四圣分宝,才被通天教主所得。后在尧舜禹三皇建都之时无边功德下,方在须弥山下淬炼而成,威力可想而知)。
这诛仙阵号称千古第一杀阵,威力非凡。
据说当时腾腾黄雾,艳艳金光,阵外更是煞气冲天,杀气阵阵,整个人间界都被煞气所罩……无数修真中人受煞气所感来至界牌关前,掀起无数杀果!连那老子与元始天尊联手也未能破阵,需得西方二圣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前来相助,四圣并力才破了诛仙阵,其威力可想而知(要知圣人一级均有开天辟地之能,四圣联手,需得多大的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