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陆瑾你看我像你师父不? 第72章 马仙洪遭受冲击(1/2)

毕渊的屋子与其他村民的并无太大不同,只是门前小院里种的不是寻常菜蔬,而是一些看似杂乱却暗含某种规律的药草,在月光下散发着淡淡的苦香。

马仙洪叩响门扉,里面传来一声苍老却沉稳的回应:

“门没闩,进来吧。”

推门而入,一股混合着陈旧书卷、草药和淡淡烟叶的气味扑面而来。

屋内陈设简单,一盏老式煤油灯在桌案上跳动着昏黄的光焰,将毕渊老爷子有些佝偻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

他正戴着一副眼镜,就着灯光翻阅一本纸页泛黄的旧书,见是马仙洪,便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抬起了头。

“教主?这么晚了,有事?”

毕渊有些诧异,马仙洪很少在这个时间点来找他,尤其是脸上还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凝重。

马仙洪没有客套,直接走到桌前,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借这屋内的沉静气息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盯着毕渊的眼睛,沉声问道:

“毕老,您见识广博,可曾听说过一种叫做‘七煞攒身’的功夫?”

“七煞攒身?”

毕渊闻言,花镜后的双眼微微眯起,掠过一丝明显的惊讶。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马仙洪,语气带着不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教主,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整天心思都扑在那些机关造物和炉子上,怎么突然对野茅山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邪门歪道感兴趣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语重心长,带着长辈对晚辈的告诫意味:

“听老头子一句劝,这‘七煞攒身’,可不兴练啊!那是条绝路,损阴德,遭天谴的!”

看到毕渊这般反应,马仙洪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了。

毕老的见多识广是村里公认的,他竟然一听名字就如此忌讳。

甚至直接点出是“野茅山”的“邪门歪道”,那王玄所言,恐怕**不离十了。一股沉重的压力感攫住了他。

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毕老,不是我。我怎么会去碰那种东西。”

他压低了声音,将身体前倾,靠近煤油灯跳动的光晕。

“是王玄……他今天明确告诉我,赵归真……练的就是这‘七煞攒身’!”

关于王玄之前说赵归真不是好人的事,马仙洪早前已经跟毕渊通过气。

毕渊当时也表示认同,他活了大半辈子,看人自有其独到之处,赵归真那人面相阴鸷。

眼神深处总藏着一丝难以化开的戾气,绝非他自称的那般只是手段平平的茅山弟子。

此刻,听到“七煞攒身”这个名字从马仙洪口中说出,并与赵归真联系起来。

毕渊脸上的惊讶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凝重。

“原来如此……”

毕渊喃喃道,他站起身,走到一旁的小炉边,提起上面一直温着的水壶,缓缓倒了两杯热水。

氤氲的热气在昏黄的灯光下升腾,暂时驱散了一些夜晚的寒气和话题带来的阴冷。

他将一杯水推到马仙洪面前,自己捧着另一杯,重新坐下。

“教主,你先坐下,喝口水。”

毕渊示意马仙洪也坐。

“既然涉及到赵归真,那老头子我就跟你大概说一下这‘七煞攒身’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马仙洪依言坐下,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却依然有些发凉。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毕渊,等待着下文。

毕渊吹了吹杯口的热气,抿了一小口,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像是在讲述一个古老而黑暗的传说:

“我刚刚已经说过了,这‘七煞攒身’,是野茅山的路数。”

他首先明确了归属。

“那什么又是野茅山呢?”

他自问自答,像是在给马仙洪这个“技术宅”普及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