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然秋深冬至。
陈行受邀而来,坐在城外观台主位之上,其实这地方还是那日发药灭孙家的木台。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干脆就将这地方,定为了大比的观武台。
台下不多不少,立着一百根巨大木桩,互相之间相隔十丈。
木桩上以大字书写壹贰叁肆字样,以此为名次排序。
猛地看去,还以为是一片光秃秃的林子。
这些木桩只是凡物,不过一位三境修士亲自出手,加持了门中秘法,使其坚逾金石,倒也够下三品的武者们折腾了。
规则更是简单粗暴,三日后,还能站在木桩之上的,便为新一轮的地榜百人。
每次挑战木桩之上的人后,新上桩的人可以有半个时辰的免战时间。
而最终名次便是木桩上的名字。
陈行瞥了眼底下乌泱泱的武人修士,心中感慨,自己那般狠手,明明吓退了不少人,可真到了大比之日,却依旧有如此多人来参与。
何时才能杀干净啊……
他干脆闭上眼,准备睡一会,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咚!”
鼓声一响,人群纷纷骚动片刻。
但却无一人跳上木桩。
规则在那摆着,明显的谁先上,谁吃亏,虽然挑战之后有半个时辰的免战时间,但如果是连续接战的话,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只有第三日最后几个时辰,才是真正决定榜单的决战时刻。
提到这,就不得不提如此规则之下,带来的一个含金量问题。
地榜多非议,但有一些人,却是提出名号来,就能让大部分武人认同。
这些人,都是那一代争榜时,敢在第一天就上桩,且鏖战三日不休,仍能稳占木桩的角色。
也只有这般,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场中纷杂愈盛,可随之时间推移,依旧没人上桩。
当然,有考虑规则的原因,但还有一部分,是陈行前几日杀气过重,眼下又端坐在观武台上,让人有些心悸的缘故。
搓一搓江湖人的戾气,称一称他们的骨气斤两,灭一灭武人桀骜的威风。
这些可都是陈行用一条一条人命,切实达成的事。
可见到这般局势,观武台上,九大门之一的天拳会,本次领队之人却是坐不住了。
只见这大汉从座位上起身,怒喝道:“这十年里,偌大江湖难道连一个敢争三日的人都没有吗?!
青冉,上桩!
叫他们看看,不是有人拿刀比划两下,就能吓到我天拳会!”
最后一句,针对意思明显。
闭着眼的陈行撇撇嘴,没搭理。
台下一个面容平庸,但是双手关节处满是老茧的少女叹口气,低着头来到叁号木桩前,轻轻一跃,立在其上。
被这话一激,不少热血上涌的武者纷纷开始跳上自认为有把握的木桩。
偶尔有两人彼此撞上,旋即就开始在木桩下比斗。
一时间,兵器交击声,不绝于耳。
大比的气氛热闹起来,那天拳会的大汉这才坐下去,只是对于那个叫青冉挑选的木桩有些不满。
他觉得应该选壹号的。
但想到对方老实的性子,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