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詹嬷嬷,尚书诧异“不知詹嬷嬷前来,可是皇后有事吩咐。”
詹嬷嬷将手中的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叠银票。
“听闻长公主让尚书大人修路,皇后便特意又拿出十万两吩咐老奴送来,并让老奴叮嘱尚书,尚书大人莫要辜负了长公主一片心。”
尚书接过银票对嬷嬷点头“还请嬷嬷转告皇后,臣一定竭尽全力。”
本是将死之人
却因为长公主一席话,没有了死罪。
朝臣正观望尚书的时候。
听说皇后给尚书送了十万两。
便纷纷坐不住了。
率先坐不住的,是宫里的嫔妃。
听说皇后捐了钱修路。
纷纷跑到皇后宫里也捐了钱跟金银玉器。
詹嬷嬷只得又跑一趟。
皇后妃嫔纷纷捐款后。
太傅也让人跑了一趟尚书府。
这下
朝臣不再迟疑。
纷纷让人送钱财金银往尚书府里。
为防意外。
尚书让人将送来的每一文钱都登记在册。
皇上听闻这个风向。
不悦少了不少,还派了一队禁军相护。
尚书大人看着禁军放心不少。
毕竟如今他手中的钱财金银高达七十万。
这些钱不能有任何闪失。
不然九族都得死。
最终尚书选择直奔甘州
甘州地形破碎,极其闭塞,重山复岭,陡涧深林,陆路需一日一站,水路则悬崖穴地,舟楫无功。
因为穷,这里曾易子而食。
后被朝廷斩杀了一批人后。
这里倒没有了易子而食的传言。
但也饿死过不少人。
尤其是前年,更是饿死不少。
这里条件十分艰苦,很难作为。
但若是有了一番作为。
不但他们一家会免除罪身,还有可能再行为官。
等尚书一事过去后。
二皇子满一岁了。
经过太医的调理
他瘦了下来。
瘦下来的小子粉雕玉琢,也学会了走路。
每当皇上来长春宫时。
他就会扒着皇上,露着两颗大牙一边笑,一边流口水。
模样看起来傻兮兮的。
但皇上并没有嫌弃。
还会抱起他打趣“哟,这是哪家的傻小子,就知道傻乐。”
“咯咯咯咯。”
傻小子以为皇上跟他玩,开心的咯咯直笑。
那笑声让皇上有时也忍俊不禁。
二皇子在皇上跟前笑得像个小傻子。
但转身面对长公主,笑容就立即收敛。
他会扒着嬷嬷,躲在他的身后,悄悄的露出眼睛看长公主。
即便嬷嬷教了他很多次。
长公主是他亲皇姐,一母所生,他不必害怕。
他还是畏畏缩缩的。
皇上有一次都打趣“是朕的长公主太威严了,所以连亲弟弟都怕,也好,能震慑住他们,以后他们才不敢造次。”
皇后总觉得这话很有深意。
但她不敢细想。
二皇子满一岁并未大办。
因为皇后念及粮税跟税银贪污案牵扯太大。
又有文武百官捐款修路在后。
此次大办,怕是会引人说辞。
所以便备了一桌膳,只邀了皇上跟长公主。
皇上显然很满意皇后的体贴。
转身就赐了二皇子不少生辰礼。
但赐的更多的是长公主。
长公主之前将自己所有的金银珠宝都给了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