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派人去牢狱中探望。
因为派的人少,牢狱放了行。
嬷嬷亲眼看到了孙健。
他浑身鲜血被绑在柱子上。
脑袋耷拉着,气若游丝,有濒死征兆。
太后听罢,声音颤道“皇上好狠的心啊,那可是他的表哥啊,他就任由大刑加自己亲表哥的身......”
其实,皇上对孙健之事根本不知情。
他由着长公主处理了这事。
这事让他来做。
他做不到太狠。
毕竟他还得顾及太后。
但长公主并不顾忌太后。
所以长公主派大理寺故意大刑伺候。
一是警告太后,她别想只手遮天,以为一直能护孙家无忧。
二是给百姓一个交代,叫他们放心,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不必忧心。
三是警告朝中官员,让他们时刻谨记为官本分。
四是震慑孙家。
让他们明白。
太后不是孙家的保护伞。
他们若不真心改进。
孙健就得死。
嬷嬷为太后出谋划策“太后,此事,恐还得从长公主那想办法。”
太后沉着脸看她。
嬷嬷继续道“毕竟是长公主主张了此事,只要她松口,侄公子必定安然无恙。”
“从她那下手?怎么,你莫不是要哀家去求她?”
嬷嬷道“太后金尊玉贵,自然不必去求一个晚辈,此事奴婢去,奴婢将太后跟国舅的兄妹情向长公主表露一番,她到底年幼,老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她定能心软放了侄公子,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侄公子又不是无恶不作,长公主会网开一面的。”
太后听罢连忙道“如此,你快去。”
“是。”
嬷嬷让人打探了长公主的行踪。
便立即找了过去。
但她被拦在了长公主的殿外。
嬷嬷八面玲珑道“老奴奉太后之令,来见长公主的,劳烦通传一下。”
宫人回她“嬷嬷稍等,长公主正在学课,还得耽误一会儿。”
嬷嬷僵笑道“应该的,长公主学课更重要,那老奴就等会儿。”
身为太后的贴身嬷嬷。
她以前在宫里,就连皇上身边的德公公都得给她三分薄面。
可现在
长公主身边的人在她等候的期间。
不说奉盏茶。
还叫她一直站着。
而这一站便是一个时辰。
嬷嬷的腰杆都给她站疼了。
这长公主狂妄无礼。
连身边的宫人都跟着不知礼数。
嬷嬷心底腹语,表面却恭敬有加,规矩的站着,瞧着没有丝毫的怨言。
直到一个时辰过后。
宫人才领着她去见了长公主。
嬷嬷见到长公主,便往她跟前一跪,行跪拜礼“老奴见过长公主,长公主金安。”
长公主凉眼看她“怎么,祖母又有吩咐?”
嬷嬷道“回长公主,太后并未有吩咐,而是派老奴来说和的,太后当年母亲早逝,父亲纵容小妾欺辱她........”
嬷嬷细说当年太后的委屈,哥哥嫂嫂的维护,说她这一路走来不容易。
如今她好不容易成了太后,位高权重。
自当还以当年恩情。
说长公主虽然参与朝政,正朝纲,维护国家威严是应该的。
但太后到底是她祖母,还请她看在亲情的面上,着轻处理孙家之事。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