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第一卷 第2章 收服魏忠贤!(2/2)

他是被信任的。

不需冠冕堂皇,一句“没死”,就足够让他明白自己仍是皇权之下的第一人。

魏忠贤再抬起头时,神情已与方才不同。

他看见了崇祯的权谋,也看见了那份比先帝更深的可怖。

可这并不重要。

只要他能全心全意侍立龙侧,他就会被信任。

被信任,他依旧是那个权倾天下的九千岁。

寝殿的烛火摇曳,崇祯依旧坐在那张雕花椅上。

静静看着魏忠贤退下,直到身影消失在门外,他才轻轻吐出一口气。

第一步,算是成了。

大明的病根,从来不是某一人,而是这两百年来积压的腐烂。

党争、朋比、结派、相互倾轧,人人都说为国,个个都在掘坑。

朝中议事,不顾大明死活,只看出于何党何派。

你主张我就反对,无论对错。

你推荐我就罗织罪名,管他是孙承宗还是李承宗,只要对党争有利就绝不松口。

你主张支援前线,我就能从祖制里抠出祖宗不许的理由反对。

大明就在这种内耗中逐渐走向了灭亡。

所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灭何党,而是借阉党之手重掌军权。

最适合指挥锦衣卫的是李若琏,可惜现在他还没出仕。

方正化这人够狠、够稳,更重要的是他够忠。

他要的就是这种人。

从魏忠贤进殿的那一刻开始,所有节奏就被他牢牢掌控。

不打压,不拉拢,不赏赐,让对方猜,让对方怕。

恐惧比恩宠更能制造忠诚。

这就是人性。

活着的希望,比任何嘉奖都来得香甜。

凭着这份心理,他顺势拔掉了阉党之爪,田尔耕与许显纯。

同时一纸诏令,调曹文诏入京。

曹文诏,一个真正的战场野兽。

孙承宗、熊廷弼、袁崇焕都用过他。

努尔哈赤、皇太极、阿敏都被他打到怀疑人生。

他征西、平贼、诛叛军,留下的战场只剩尸山。

叛军闻其名色变,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便是,“军中有一曹,西贼心胆摇。”

崇祯要他,不是为了辽东,而是为了京师。

他需要有人来整顿天子亲军,二十六卫。

那些所谓的御林铁卫早已废弛,吃空饷,军纪全无。

这支军队若不整治,他连城门都守不住。

曹文诏,就是他的刀。

掌控二十六卫后,便该是三大营。

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名义上是京营,实际上各自为政,早已经被渗透成筛子。

若能合为一体,皇权之握便不再虚悬。

至于白杆兵、秦良玉,那是后手,不能动。

川蜀太远,调动即泄密,更会重启南方的动荡。

他知道,明朝真正的败因之一是奢崇明与安邦彦的叛乱。

那一场乱,烧了整整二十年,波及四省,尸横百万。

若再动秦良玉,西南便会再一次化为修罗场。

所以,他只能走另一条路。

崇祯转向门外,“传旨,去山西代县,召孙传庭入京。”

孙承宗、曹文诏、孙传庭。这些名字,能真正撑起一个王朝的血性。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