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第一卷 第12章 忠奸?(1/2)

方正化递上的密奏写明了礼部侍郎钱谦益何时约见何人,在何地。

也就是说钱谦益,家中的下人刚出门送请柬,便被锦衣卫盯上。

崇祯看了一眼方正化,没想到他在短短几日就把锦衣卫治理得如此出色。

按史书上讲,方正化掌管的是御马监,掌管锦衣卫的是李若琏。

但崇祯心里清楚,李若琏忠诚有余、手段不足。

要干脏活,方正化更合适。

现在李若琏去了五城兵马司。

那才是他能光明立身的地方。

这些绝对忠臣,让崇祯既感激又心疼。

每每看到他们,胸口总有一丝愧意。

收回心思,崇祯放下情报,“朕等的就是他们动。就算不动,朕也会让他们动。”

他与孙承宗商议过要改祖制,但改祖制的压力太大,必须选准突破点。

国子监便是那道口子。

“不必出手,也不要阻止。暗中看着便是。”

方正化双手抱拳,“遵旨!”

紧接着跪下叩首,“启禀陛下,臣第一时间去了哕鸾宫,可还是到晚了,臣到时,整个哕鸾宫已全体服毒自杀。”

崇祯冷笑,“看来朕的宫里没有清扫干净,还有老鼠啊。”

方正化赶忙又是一个叩首,“臣知罪,臣……”

崇祯挥手打断,他并没有怪方正化的意思,毕竟他才接手锦衣卫几天。

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很出色了。

“派人去召辽东大营主事孙元化入京。

再召郧阳抚治毕懋康、广平府推官王徵一并进京。”

方正化一愣。

愣的不是陛下没怪罪他,而是陛下说的这三个人他都没有听过。

看来陛下除了自己还掌握了一个消息渠道。

“臣遵旨!”

方正化领命欲退,却又迟疑片刻,最后还是低声道:

“禀陛下,臣在清理皇宫时发现了一个……有些不同寻常的人。”

崇祯眉头轻皱。

能让方正化觉得不同寻常的人,实在不多。

“何人?”

“御马监高起潜。”

听到这名字,崇祯险些一掌拍到自己额头上。

他怎么把这祸害给忘了。

御马监,内十二监之一,名义上是管马的,实际上能染指军务。

搜查高起潜的寝房时,室内乱作一团。

兵书、地图堆满地。

高起潜披发跣足、喃喃推演战局,疯魔一般。

手指辽东战图,口中狂喊:“此法必胜也!”

方正化觉得他有本事,特上奏陛下,认为也许能用得上。

疯子多半是天才。

但高起潜不是。

崇祯冷笑。

历史上,这个知兵的太监,坑死了卢象昇。

巨鹿一战,卢象昇发现满清阵形弱点,欲趁夜出击,高起潜却提前抽调兵力。

当卢象昇被包围,他袖手旁观,拒不救援。

那一夜,卢象昇忠烈殉国。

而高起潜之所以害死卢象昇,后世多数人认为,这是朝中议和派在清除异己。

至于历史上的崇祯当年为何会信高起潜知兵,史书并未提及。

如今看来,不过是这厮演技太好,连方正化都被他骗了。

“他房中的兵书从何而来?”

方正化一怔。

“皇宫兵书尽藏于文渊阁。他一个太监,何以能入?

能取兵书亦可窥军机。

下入诏狱,严刑拷问。问不出,朕亲自去问。”

方正化骇然叩首,疾步退下。

崇祯目光微眯,刚清理皇宫,高起潜就发癫,还能被方正化恰巧看见,这时间掐得也太准了。

这高起潜背后必有势力。

“看来这皇宫里漏网之鱼还真不少。”

若非自己知晓未来,这样的表演型天才,说不定还真能骗过自己。

正思绪间,王承恩送上一封内阁奏章。

展开一看,崇祯失笑。

冯铨的请辞书。

“呵,刚贬为兵部右侍郎就要请辞?不允!”

像这种祸害汉人的杂碎,岂能轻饶了他。

他这个兵部右侍郎,上有孙承宗,旁有黄道周,下有兵科给事中曹文诏。

在这三位硬骨头中间,有他好受的。

这杂碎就在烙铁上给朕烤着吧。

待他的骨髓油被榨干,朕再送他抄家灭族套餐。

崇祯重新坐回御案,视线落在西南的奏报上。

天启二年,叛军围贵阳两百余日,四十万人仅余二百。

这惨状不能重演。

西南若要安,先废土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