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轩沉吟没说话。
他靠回椅背,望着窗外流动的云层,心里却已有了判断。
一个在低谷沉寂多年、却仍被光线传媒看重的人。
一个敢在90年代就闯荡国际顶级经纪机构的女人。
一个带出过大明星、也摔过最惨跟头的老江湖……
这样的人,不会轻易出手。
一旦出手,就说明她看中了什么。
而这次,她首先挑选的,居然是自己?
飞机继续向前飞,云层之下,摩都的轮廓渐渐清晰。
杜轩闭上眼,嘴角微微扬起:
‘这一趟,或许真能改变点什么。’
第二天一早,他先回《越型越要秀》节目组把六强赛的流程走完。
签通告、对流程、拍定妆照,忙活半天才脱身。
随后,按张仪发的地址,打车直奔目的地。
二十多分钟后,车停在一栋小区楼下。
八楼刚出电梯,他就给张仪发了条消息:
“仪姐,我到了。”
左侧那间套房,门很快开了。
一个齐耳短发、穿着米色针织衫的女人站在门口,干练利落,眼神清亮,笑起来眼角带点细纹,却更显亲和。
“杜轩?”
“是我,仪姐好!”
杜轩赶紧点头问好。
张仪上下打量他,越看越满意,忍不住点头:
“行,真不错!是块能上大银幕的料。”
她在圈里混了快二十年,从国产电影刚有工业化雏形那会儿就入行了。
美术专业出身,眼光毒得很,跟中戏、北电那些老教授一样,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电影感’。
这在业内叫‘形体艺术’。
不是指身材多好,而是整个人的气质、步态、眼神、微表情,天然跟镜头契合。
有人往那儿一站,哪怕不说话,画面就有故事。
有人演得再卖力,镜头一拍还是‘假’。
而杜轩,干净、挺拔,笑起来有少年气。
不笑时又带点冷峻,动静之间有种天然的镜头张力。
是那种观众会愿意为他买票的类型。
“仪姐过誉了。”
杜轩谦虚道。
“我可没夸你。”
张仪笑着摆手:
“你这长相气质,以后要是演男主,小姑娘能追着喊老公!”
她领杜轩进屋。
说是家,其实是她刚租下的小办公室,客厅改的,墙上贴着几张老电影海报,桌上堆着策划案和咖啡杯,透着一股‘刚创业’的烟火气。
“喝点什么?茶?咖啡?还是水?”
“我自己来!”
杜轩很自然地走到角落的老式饮水机前,先给张仪倒了杯温水,再给自己接了一杯,动作利落又不显刻意。
张仪看在眼里,心里又添一分好感:
懂事,不拿乔,有分寸。
两人坐下,寒暄几句后,张仪话锋一转,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轻轻推到杜轩面前。
“喊你来,目的你应该清楚。”
她语气干脆:
“我不绕弯子,这是我刚拟的合约,你先拿去看看。
有问题随时问,不想签也完全没关系,合作得双方都舒服才行,对吧?”
杜轩没急着翻合同,反而抬眼,认真问:
“仪姐,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比如挂靠,或者……以入股‘卓越’的形式加盟?”
这是他一开始就考虑好的,也是对自身目前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