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戏,获得超能力 第54章 独门绝技(1/2)

电话那头,张仪一听杜轩就是个有主见的,笑着道:

“那就好办了,有兴趣见面聊聊吗?”

“行啊,你定时间。”

杜轩仍旧不露声色。

“小莹说你还在横店,等商演一结束就回摩都参加《越型越要秀》6强赛。”

张仪想了想:

“那回来后再联系吧,我待会儿发个地址给你。”

“好的,仪姐!”

杜轩顺口就接,语气顺巧又自然。

“呵,小莹还真没夸错人,你这小子专业方面先不说,嘴还挺甜。”

张仪乐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先忙吧。”

挂了电话,杜轩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框:

‘黄莹连师母都搬出来了,这丫的不会看中我身子吧?’

想起那个爱碎嘴八卦的秀丽身影,他心中哑然摇头。

这顺畅度,顺得有点不真实。

可转念一想。

怕啥?

又不是立马签字画押,去看看又不吃亏。

前世见过那么多‘吃人不吐骨头’的经纪约,辨别能力还是有的。

那些十年长约,收入一九分就不提了,

更有甚者,连社交账号、代言、直播收益都要抽成,连呼吸都要交版权税。

那才叫真正的资本镰刀,割得艺人骨头都不剩。

相比之下,现在的影视公司虽然也精,但还没进化到那种‘系统性压榨’的程度。

更别说,他寻求的是经纪挂靠 自主运营模式。

杜轩把手机揣回兜里,准备往外走,身后谭晓华眼神藏不住好奇:

“轩哥儿,你这是准备签经纪公司了?”

他赶紧补一句,带着点不好意思:

“不小心听了两句,真不是故意的。”

杜轩笑着摆摆手,道:

“是打算找个经纪人,还没定呢。”

谭晓华一愣:

“有娱乐公司找你还犹豫?”

他心里直摇头,这孩子,是不是不懂行情?

多少人求着签都轮不上!

结果杜轩下一句直接把他噎住:

“总得挑个靠谱的吧?

小作坊似的经纪模式,合作起来岂不是耽误自己?”

谭晓华差点呛住。

这还挑上了?

咱没到那个层次吧?

他想起林语芬的交代,故作随意问:

“刚才电话里是哪家啊,听起来似乎挺专业的。”

杜轩哪看不出他那点小心思,微微一笑:

“光线传媒,听过吗?”

“光……光线传媒?!”

谭晓华瞳孔一缩,声音都变了调:

“他们……也开始做艺人经纪了?”

他呆呆看着杜轩转身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原来一直以为是个没背景的草根,结果人家背后站着的,是条能吞大象的鲸鱼!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真的小看这小子了。

光线传媒什么来头?

别看它98年才从电视台体制里杀出来创业,可创始人可是正儿八经的“红二代”背景,

当年敢第一个搞电视节目制播分离,一出手就赚了几个亿。

去年进军电影圈,直接砸上亿拍大片,请的全是业内顶配班底,话题热度拉满。

更关键的是——它手握渠道!

电视台、地面频道、发行网络、排片资源……样样不缺。

在这个“有渠道才有饭吃”的圈子里,光线就是那个端着饭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