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大帝之姿弟子的命运 第十五章忘忧(2/4)

一曲终了,琵琶琴弦仍微微颤动。柳忘忧抬起头,望着泪流满面的萧策:“将军,你的弟兄们没有死,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活法——活在你的记忆里,活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用生命保护你周全,是希望你替他们看太平盛世,替他们看护家里的亲人。”

萧策猛地站了起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他抬手狠狠地抹去了脸上的眼中的绝望被坚定代替。他深深地对着柳忘忧一躬,动作虽有些踉跄,却无比肃穆:“多谢姑娘点醒!”萧策……糊涂了!”

他转身走出餐厅,玄铁盔甲的沉闷的声响,背影不再佝偻,步履渐趋沉稳。后来有人说,萧策回了北疆老家,把朝廷给的抚恤金都分给了阵亡弟兄的家属,自己则守着老母亲,在村里开了一家武术学校,教自己的孩子们习武。武术学校的门楣上挂着一块匾,上书“忠勇”二字,他常对孩子们说:“习武不为,为的是保护欲保之人,为的是守住脚下这片土地。””

柳忘忧的她的琴声一样,逐渐传遍大江南北。有人特意从千里之外赶到醉仙楼,只为听她弹奏一段曲子。有富商愿出百两黄金请她去府中玩,被她婉拒;一些官宦人家想聘她为幕僚,也被她推辞了。她从不收钱,偶尔接受客人递来的一、一块点心,便已十分满足。

“阿禾姑娘,你整天为别人化解忧愁,你就没有烦恼吗?””有次,一个常客忍不住问她。

柳忘忧正擦拭着琵琶琴弦,闻言笑了,指尖轻轻拨弄了一下,一声清越的琴音响起:“怎么会没有?”有时走了一整天也见不到一户人家,只能在山洞里过夜;有时候碰到不理解的人,说我弹琴装逼。但这些忧愁,一弹就化解在琴声中。“能让别人忘掉忧愁,我就很幸福了。”

她的琴声不仅可以抚慰人心,有时还可以化解纷争。上个月在邻镇的集市上,两个商贩因为争抢摊位而大打出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眼看就要出人命了,柳忘忧抱着琵琶往里挤,弹起了“和乐引”。琴声中带着平和之气,两名打得眼红的商贩渐渐停了手,看着彼此鼻青脸肿的模样,反而有些尴尬。后来,在柳忘忧的劝说下,两人也达成协议,轮流使用小摊,并成为好朋友。

这一天,柳忘忧告别了醉仙楼的老板,打算到更南边的小镇走走。听说那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洪水,老百姓正处于灾后的愁苦之中。她背上简单的行囊,手持琵琶,沿着官道缓缓前行。走到中午,路过一个叫“清溪镇”的地方,远远地就听见一阵小孩嬉闹的声音,夹杂着老人的唏嘘。

走近一看,只见镇口的老槐树下,一群半大的孩子正围着一个老婆婆起哄。老婆婆穿着打补丁的蓝布衣裳,头发花白,眼睛紧闭,手里拄着拐杖,面前摆着一个小竹篮,里面放着几个自己种的青菜,显然是来卖菜的。

“瞎婆子,看不见路还来卖菜,小心掉沟里!””

“她的菜肯定是烂的,要不咋不敢让人家看呢?””

孩子们一边,一边把地上的小石块捡起来扔到老婆婆的脚边。老婆婆吓得缩起身子,紧紧握住拐杖,嘴唇不停地颤抖,却始终说不出一句话。

柳忘忧皱眉,快步走过去,将琵琶放在石桌上,指尖一挑,欢快的“童趣谣”便哗哗地流了出来。这首曲子是小时候师父教她的,琴声充满童真,如春日的蝴蝶,似夏日的蝉鸣,沁人心脾。

孩子们的嬉闹声瞬间停了下来,一个个侧过头,好奇地望着柳暗花明。她们被琴声吸引,渐渐围了过来,有的踮起脚,有的趴在石桌边,目光炯炯有神。老婆婆也停下了颤抖的手,侧着耳朵,脸上露出了一丝柔和的笑意。

一曲演奏完毕,柳忘忧放下琵琶,温柔地望着孩子们:“你们的眼睛看不见,步履维艰,却还要来卖菜维持生计,是很吃力?”她的菜都是自己辛苦种出来的,非常也非常新鲜。我们要照顾好她,而不是嘲笑她,这样对吗?”

孩子们你看我看你,脸上渐渐有了羞愧难当的神情。年纪最大的男孩挠头,小声说了一句:“不好意思,阿婆,我们错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铜板,放在老婆婆的竹篮里,“我买一棵青菜。”

其他小朋友也纷纷效仿,有的掏出铜板,有的干脆从口袋里掏出糖块、野果子,往竹筐边一放。“阿婆,这个给你吃。”“我帮你看看那个菜摊,有人买了我就喊你。””

老婆婆伸出手,轻轻摸孩子们的浑浊的眼眶里渗出了泪花,却笑眯眯地说:“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柳忘忧看着这一心头一暖,像是有阳光照进来一样。就在这时,她突然感觉到体内的灵力猛地涌动起来,丹田处像是被温水浸泡着,原本卡在“清心境”中期许久的瓶颈,竟在这一刻悄然突破!她的“忘忧琴音”也变得更加纯熟,指尖轻轻一动,便能清晰地感受到琴音所蕴含的善意与温情,仿佛可以触摸到每个人心底最柔软之处。

她终于明白,师父所说的“大帝之姿”,从来不是指能左右别人情绪的神通,更不是指呼风唤雨的神通。而这种用温柔化解忧愁,用善意温暖人心的能力,正是能在乱世中播撒希望的坚守,在绝望中点亮微光。正如此刻,一曲琴音,化解了孩童的顽劣,温暖了老人的孤寂,这小小的改变,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忘忧”。

柳忘忧拿起琵琶,对着老婆婆和孩子们笑,转身继续前行。阳光透过槐叶的缝隙,把斑驳的光影洒在她的身上,琵琶弦在风中轻轻颤动,似乎在哼唱一首关于温暖和希望的歌谣。她知道,前路还有无数的悲伤等待着她,但只要这把琵琶还在,只要她的初心不改,就能用琴声带给更多的人以慰藉,就能更近一步地接近师父所说的“大帝之道”。

走到镇口,她回头一看,老槐树下,孩子们正帮着老婆婆收拾菜摊,欢声笑语迎风而轻快而爽朗。柳忘忧嘴角扬起一抹浅笑,抱着琵琶,脚步坚定地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