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三妻,从寒门到九元及第! 第三十三章 这答卷能安邦定国!(2/2)

祸根、病根、死根!

这三点,句句都说到了王朝弊病的核心!

张御史只觉得一股热血往上涌,他强压下心里的激动,继续往下看。

点明问题之后,文章的写法一转,开始围绕那十六个字,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何为县建义仓?不只是为了防备灾荒,更为了稳定粮价!丰年,官府用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多余的粮食,防止谷贱伤农;灾年,用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开仓卖粮,压制飞涨的粮价,让那些囤积粮食的奸商没钱可赚!”

“何为乡设粮点?义仓的粮食,不能只堆在县城,要分散到各个乡里。每个乡设一个粮点,由德高望重的乡绅和官府的书吏一起管理,账目两边核对,每个月贴榜公布。这样既方便了百姓,也能防止管仓库的贪污,让救命的粮食,能真的到百姓手里!”

张御史看得心头一震!

稳定粮价!防止贪腐!这两个朝廷吵了几十年都没解决的问题,竟然被这个考生用这么简单明白的办法,给出了方向!

他的呼吸,已经开始变得有些急了。

“何为春贷秋还?这是从那些放高利贷的豪强手里抢生意的好办法!每年开春粮食不够吃的时候,乡里的粮点可以开仓借粮。只要是本村有户籍的农民,都能凭户籍文书,借够一季的口粮。秋收之后,只要多还一成就行。这样,老百姓就不用被高利贷剥削,可以安心种地了!”

看到这里,张御史的手,已经开始微微发抖。

跟豪强抢生意!

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千百年来,朝廷不是没想过办法,但都失败了。可这个考生的方案,却把官府的信誉和百姓的需求结合起来,用极低的利息,从根子上,挖断了那些地方豪强赚钱的路子!

这办法太狠了!

他看到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

“何为以丰补歉?这是国家大计!天下所有州县,都用这个办法。遇到一个地方有灾,可以从旁边丰收的州县,调运义仓的粮食,平价卖过去救济。朝廷在中间统一调度,用丰收年的多余,补上灾年的缺少。这样来回几次,不出几年,天下的粮仓就都满了,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文章的最后,甚至还详细的写了推行这个政策时,怎么定借贷的规矩,怎么建立监督机制防止官员贪污,怎么处理烂账,甚至连启动资金怎么从查抄贪官豪绅的罚款里出,都考虑得清清楚楚!

逻辑严密,考虑周全,一环扣一环,找不到一点漏洞!

这哪里是一个秀才的空想!

这简直是一份可以直接送到皇帝面前,足以安定国家,改变大乾王朝命运的完美奏章!

“咚!”

看完最后一个字,张御史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他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激动,猛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周围几个昏昏欲睡的考官被他这一下吓了一跳,全都吃惊的看了过来。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