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版大明 第十七章 国运之气与香火之气(2/2)

此刻,崇祯的灵窍之内,便盘踞着一股尚未转化的愿力。

根据他灵识的感知,大明百姓共通的心愿诉求,无外乎三条:

“求饱暖。”

希望风调雨顺,粮价平稳,能得温饱。

“求轻徭。”

渴望朝廷减轻苛捐杂税,休养生息。

“求平安。”

期盼能彻底铲除辽东建奴之患,保境安民,不再受战火威胁。

崇祯估计,若能将此三条,关乎国本民生的愿望实现,足以让他一举突破至胎息四层。

当然,无论依赖国运还是香火,终究是借助外力和众生念想,存在变数、炼化不易,长远来看并非大道正途。

提升修为最根本、最稳固的路径,仍是改造此方天地,提升整个世界的灵机层次。

唯有让这片“绝灵之地”位格提升,他才能如鱼得水,重现前世的修炼巅峰。

崇祯心中已有蓝图:

‘待首轮传法完成,培养出第一批修士,便该着手推广灵田与灵植了。’

灵田与灵植,对于绝灵之地的改造意义非凡:

首先,某些特定灵植本身便具备汇聚、转化天地能量的特性。

大规模培育灵植,如同在荒漠中制造片片绿洲,能小范围地提升局部区域的灵气浓度,形成初步的“灵机节点”。

其次是地脉滋养。

地脉如同大地的经络。

灵植根系深入大地,其生长过程中散逸的灵性物质和特殊场域,能够缓慢滋养、净化土地,修复受损或沉寂的地脉。

地脉复苏,则天地灵气的循环便能逐渐恢复。

再者,灵田灵植体系一旦形成规模,会自发吸引自然界动物,百十年后便能催生出低等妖怪,补全此界【妖】道。

最后,许多灵植还是炼丹、制符、炼器、布阵的基础材料——

‘总之,一步一步来。’

理清了后续的思路,崇祯按下心绪,再度沉浸于修炼之中。

一连闭关两日,不问外事。

第三天清晨,暖阁外传来骆养性恭敬的声音:

“陛下,您吩咐筹备的物品,臣与王公公已置办齐全,请示下。”

崇祯帝缓缓收功,淡然道:

“知道了。置于宫外,朕今日取用。”

门外,骆养性的身影并未立刻离去,似乎有些犹豫。

“还有何事?”崇祯问道。

骆养性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随后禀报道:

“陛下,这三日间,京城内外因种窍丸,可是闹出了不少风波。”

“哦?”

崇祯帝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据锦衣卫探知,有一位东林党的御史黄大人,大前夜归家途中,遭遇贼人,刚拍得的仙丹被抢,人也被打伤了。”

“还有,南城有几家中小官员,是合资才拍下一粒仙丹,结果……因分配不均,谁也不肯相让,最后竟当场面红耳赤地将那仙丹切成数份,各自拿了一份走了。”

“此外,三日期限将至,绝大多数拍得仙丹者,都已将银两送至北镇抚司,只是……尚有一家,未曾缴纳。”

崇祯眼皮微抬:

“谁?”

骆养性声音更低了些,小心翼翼道:

“是嘉定伯,周奎,周国丈。”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