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发生的事情,曹德并未宣扬,同时也让曹忠几人守口如瓶。
眼下的青石村犹如一台全速发展的机器。
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男女老少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开荒,种地之类的农活,有一半包给受雇的流民。
若是说了曹德遇刺,胡人居心叵测。
除了让村里人忧心忡忡,胡思乱想,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
搞不好,还会拖累发展脚步。
青石村防御工事初具规模,有了基本的自保能力,曹德的目光又盯上了山里的活。
隔天。
石小勇,李皮匠,老村长聚到曹德家的院子。
曹德开门见山道:“眼看就要入冬了,咱们村得在封山前多备一些铁料。”
听到曹德要加大挖矿力度,老村长有些担忧道:“盐场和炭窑已经占了大量人手,保安队的乡亲们每天只训练,不干农活,这时候再抽人去开矿,人手不够啊。”
“那就再雇一些流民,反正这年头别的不多,能干活的流民有的是。”
老村长说得没错,青石村正面临着人手短缺的大问题。
几个核心产业,曹德用的都是村里人。
至于保安队那边。
曹德一开始走的是半兵半农的耕战模式。
随着局面稳定,坑了官府一万多银子。
曹德立刻调整了保安队的训练方式。
从半兵半农,改成职业化训练。
脱产进行军事训练。
“有了足够的铁才能打造更多的武器,才能让坞堡更坚固,这是长久之计,不需要商量了。”
明天开始,石小勇带二十个机灵肯干的青壮,专门负责山中铁矿的事情。
曹德再加五个保安队员,负责安保和运输。
石小勇认真说道:“师父,我明白,保证把矿看好!”
“光看好不行,还得多出矿石。”
曹德详细交代分工。
把人分成两班,昼夜不停地挖矿。
工具不够就让铁匠铺抓紧打造。
铁钎,铁锤,撬棍。
“昼夜不停!”
老村长吃了一惊,忙说道“这动静是不是太大了点?万一传到官府耳朵里怎么办?”
“青石村有县衙发的保境安民大旗,只要村里人不说,谁管咱们在后山捣鼓什么,就说是在采石修坞堡,修路,借口有的事,没必要担心。”
除了石小勇,李皮匠也有工作。
用皮子制造一批运输矿石的背篓和护肩。
材质以结实耐用为主。
鞋底除了加厚,还要防滑。
李皮匠连忙应下,说道:“没问题,我这就带着婆娘们加紧制作皮料。”
“运输是大事,同样不能马虎。”
曹德随即又喊来石木匠,说道:“你带人沿着之前踩出来的小路,把路面拓宽,弄得平整一些,遇到沟坎就搭简易木桥,务必保证骡马能通行,过完年,我想办法弄点牲口,用骡马驮运效率能高几倍。”
手里不缺银子,干啥都显得豪横。
挖矿之前要定下规矩,每人每天必须完成定量。
超额完成有赏,连续完不成受罚。
具体定量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开采时注意头顶防止落石,支撐物要用结实的木料,小勇,我过几天去找钱掌柜,给你配些金疮药和止血的白药,乡亲们受伤了就能及时处理。”
老村长看曹德条理清晰,将一件件复杂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心中感慨万千。
活了大半辈子。
从未见过如此有章法的年轻人。
“开矿之事关系咱们青石村的未来根基,大家务必谨慎,在土地上冻之前囤积足够用到明年开春的矿石。”
“明白!”
几人齐声道。
感受到曹德话语中的决心,全都打起了精神。
第二天。
后山变得异常热闹,磁铁矿区附近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石小勇将二十人的矿工队伍分成两班。
按照曹德教的方法挖掘矿石,钎撬锤砸,
他爹石木匠则带着另一队人,挥汗如雨地平整道路。
遇到陡坡就挖出缓坡,遇到小沟砍树搭桥。
曹德不仅关注开采的进度,更关心安全。
用火烧水泼的方法可以使岩石开裂,避免大量意外伤亡。
保质保量才是王道。
村里人都是曹德未来起家的根基,少一个都能让曹德心疼半天。
更何况。
这些人都是未来做大做强的种子。
一两个成手,起码能带出几十,上百个学徒。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
忙到半夜才回家休息的曹德,轻手轻脚地推开卧房门,却见白雨薇披着外衣靠,手中做着针线。
白雨薇温柔一笑,将手中的针线活放下,柔声道:“夫君一忙起来就是几日不着家,奴家如今身子重,许多事不便……妹妹昨日神色有些郁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