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第一卷 第92章 毛遂自荐的秀才幕僚(1/2)

“曹大爷一战扬名,连县尊大人都嘉奖你们人人悍勇。”

“当地能得保安队庇护,真乃是我等之福。”

“大朗年少有为,日后必成护国安邦之才。”

不多时,大队人马汇集到青石村坞堡大门外。

既不是山贼,更不是大股流民,皆是当地略有家业的富户和店主。

曹德的保安队大显神威,不但以少胜多,还能保全部分钱粮。

这等事情,哪能藏得住这些地头蛇。

这不。

钱掌柜带队,当地的中小地主,商铺老板,纷纷带着银子粮食上门道贺。

话里话外恭维曹德和保安队,借题发挥吐苦水。

张员外堂哥被丁文龙强占了五亩良田。

带着二百两银子过求保护。

西街绸缎庄商铺被丁文龙的家丁砸过一次。

掌柜送来了六十匹绸缎,二十石粮食。

刘员外的三儿子被丁府的儿女亲家打伤。

捐了三百两银子给保安队买兵器。

“诸位放心,保安队既然是乡兵,保境安民既是责任,更是曹某的任务,你们每年缴纳一点保费,各家的田地,商铺安全,全都包在曹某身上,再有人敢来捣乱,我就帮你们打回去。”

花花轿子人人抬,人家过来送钱送粮,曹德自然要说几句暖人心的好听话。

至于如何保护他们,先把东西收了再说。

“以后我等的身家性命,就要仰仗大朗和贵村的乡兵了。”

“大朗,这是这个季度的保费,只求贵队能照应一下我的庄子,万一有流匪或者某些不开眼的人来找麻烦,一定要及时援手。”

曹德来者不拒。

这一幕看似是依附曹德武装力量。

却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重要一步。

将这些中间阶层团结起来。

最起码,要让他们保持中立。

定期提供物资,情报支持。

“大家信得过我,信得过青石村乡兵,咱们就是一家人,保境安民是职责所在,只要是在承诺的范围内,曹某定保诸位平安。”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前来寻求庇护的富户们面带笑容。

除了当地富户。

周围几个大村的村长也来了。

都是穷哥们,各村送来的礼物自是比不上富户们阔气。

无非是蛋肉,鸡鸭鹅,糙米,山野菜这类的东西。

凑了一些钱,求保安队也将他们给保护起来。

曹德对此一一答应。

安排辞了学徒,回村帮衬的黄铁柱暂代文书,负责登记入账。

又在众人见证下,曹德为战死的七名村民举行了风光大葬。

葬礼刚刚结束。

曹德立刻安排两个儿子带人去破庙,将截留的官银挖出来。

一部分拿回来充当抚恤金,伤残金。

另外一大部分,充当保证青石村脱产工作的启动资金。

“拜见曹员外。”

刚把人派出去挖银子,后脚曹德便看见一名穿着长衫,戴着方巾的读书人跑到坞堡门口。

看起来文质彬彬。

累得却是气喘如牛。

“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曹德微微一愣。

混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有人叫他员外。

“不瞒曹员外,在下柳书明字子安,乃是本地秀才。”

读书人把气喘匀,客客气气地躬身行礼。

“在下听闻曹员外文武双全,又将保安队编为乡兵,实在是英雄了得,正所谓宝马配英雄,红粉赠佳人,曹员外一方豪杰,岂能少得文人幕僚帮衬,学生愿给曹员外充当西席。”

自报家门以后,柳书明直接道明来意。

毛遂自荐,过来给曹德当幕僚。

理由是曹德今非昔比,不再是昔日的泼皮混混。

平日里,少不得接待官员,乡绅,豪强。

身边岂能缺少读书人帮衬。

柳书明颇为自信地说道:“学生不才读过几年书,懂些经史子集,会写文书,能够吟诗作对,可帮员外接待宾客,谈些文雅之事,还能教您读书写字。”

顿了顿,柳书明暗中观察曹德脸色。

见曹德并无不悦之色,柳书明继续道:“员外如今是官府,富商的座上宾,便当有乡绅的体统与格局,接待宾客,文书往来,与其他士绅应酬,皆需知书达理之人操持。”

“学生不才,愿毛遂自荐。”

曹德笑了笑。

原来是个过来蹭好处的落魄书生。

文人清高。

不到山穷水尽,不可能主动毛遂自荐。

不过话说回来。

文人和文人也不一样。

穷秀才,富举人。

有功名没家业,一辈子都是个穷酸秀才。

曹德满脑子都是练兵,造水车,制盐,积攒实力。

哪有工夫搞这些文人雅士的门面文章。

转念一想,此人可以收留。

村里除了自己,识些字的陆瑶,老村长家那个半吊子小儿子。

确实缺个正经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