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毒计谋,辅最狠女帝 第一卷 第16章 李聆风:玩把大的(2/2)

但转念一想,他心中不由暗笑。

正所谓,有容乃大,穷凶极恶。

可能成为帝王的人,无论男女,岂有真正的善茬?

“朕问你,工部与户部,具体应如何架构,职权如何划分,方可完善?”

屏风后的女帝没有废话。

李聆风赶忙收敛心思,拱手恭敬回答:“启禀陛下,建设两部之事,牵涉甚广,机构设置、人员调配、权责界定、与旧有衙署的衔接......”

“绝非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

“那就三句。”女帝冷声道。

李聆风:“......”

他差点被噎住。

万万没想到,这位女帝陛下,竟然还是个玩梗的高手!

这冷幽默来得猝不及防。

既然陛下如此‘爽快’,李聆风也觉得没必要再藏着掖着。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玩一把更大的,直接颠覆现有的游戏规则!

“回陛下,”他声音沉稳下来,“臣以为,仅仅建设两部,远远不够。”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非长治久安之道。”

“哦?”女帝柳眉一挑,“此话何意?”

“南柳河之灾,看似天灾,实则是**借天灾之势而爆发!”

“朝堂现行制度,三公九卿,看似体系完整,实则权责不清,效率低下,漏洞百出!”

李聆风的言辞犀利,毫不避讳。

“三公地位尊崇,总揽全局,但人力有时尽,面对繁杂国事,难免分身乏术,顾此失彼。”

“而九卿之中,多数职责围绕宫廷、皇室服务,于国计民生而言,实乃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堪称鸡肋!”

屏风后,传来一声极轻的讶异声,“你且详细说来。”

李聆风却故意卖了个关子,面露难色,“陛下,此言......”

“恐怕有些大逆不道,草民不敢妄言。”

女帝冷哼一声,“朕准你直言,无论你说什么,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朕之耳,恕你无罪。”

“得嘞!有陛下这句话,草民就放心了!”

李聆风脸上阴转晴,露出一副‘舍生取义’的壮烈表情,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试问天下心怀抱负的男儿,谁不想亲手参与甚至主导一场重塑山河、奠定万世之基的宏大游戏!

更何况,是辅佐一位有潜力的君主,去实现一统九州的千古壮举!

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李聆风挺直腰板,声音凭借,却好似惊雷,“臣以为,离阳欲强,欲图天下,非小修小补可为。”

“当废除三公九卿之旧制,革故鼎新,推行‘三省六部制’!”

“如此,方能理顺朝纲,凝聚国力,助陛下完成一统九州之旷世伟业!”

“三省六部制?”

屏风之后,饶是韶华帝早已从牢狱‘偷听’中知晓李聆风必有惊人之语,但此刻亲耳听到这完全陌生的词汇,以及对整个现行权力架构的彻底否定,仍是感到一股热血直冲顶门,心跳骤然加速!

她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

而在内殿最深处,三位负责记录君王言行的起居注侍女,更是听得手腕发抖,笔尖颤抖,几乎无法落墨。

她们记录的不仅是历史,更可能是......

一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此人竟敢直言废除三公九卿?

他得罪的将是整个离阳的权贵阶层!

他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吗?

“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驳正。”

“尚书省掌执行,统辖六部。”

“三省的设立,旨在分散相权,将原本集中于丞相一人的巨大权力,分解到三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制约的机构手中。”

“既有分工,又必须合作,更能起到互相监督、查漏补缺之效。”

“如此,可极大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与政令执行的效率。”

“尚书省之下,分设六部。”

“吏部,掌天下文官任免、考课、升降、勋封。”

“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粮饷。”

“礼部,掌国家典仪、祭祀、科举、学校、外交。”

“兵部,掌武官选用、兵籍、军械、军令、驿传。”

“刑部,掌律法、刑狱、诉讼。”

“工部,掌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

“六部职权分明,各司其职,既可有效分担尚书省政务,更能限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部门间的职权划分,自然形成牵制与协作,推动更高效的运转。”

“三省六部制,最核心、最根本的目的,便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彻底削弱权臣专权、架空帝王的可能性!”

“古往今来,权臣当道,社稷倾覆之事,史不绝书!陛下不可不察!”

李聆风的这番长篇大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且精密而高效的中央官制蓝图。

女帝听得心神激荡!

她似乎看到了一条能够彻底扫清暮气,并让离阳脱胎换骨的正途!

良久,屏风后传来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李聆风,你,好大的胆子!”

李聆风闻言,脸上非但毫无惧色,反而挂着一丝淡笑。

女帝继续冷声道:

“你可知,朕这韶华宫内,有多少各方耳目?”

“你可知,你今日这番言论,若传出一字半句,会为你带来何等杀身之祸?”

“你就不怕,朕为了平息众怒,安抚群臣,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杀意,伴随着话语,弥漫在檀香袅袅的空气之中。

【章评留策,够毒必采!】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