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捕途 第十四章:黑风崖迹(2/3)

崖下是一条湍急的河流,水流浑浊,正是王二柱溺亡的那条河的上游。河边的芦苇比县城附近的更高,几乎能没过人的头顶,风吹过,发出“呜呜”的声响,倒真有几分阴森。

林越没有贸然靠近河边,而是先在崖壁附近观察。他记得王二柱的尸检记录里写着“肺部有泥沙”,说明是生前溺水,而现场的拖拽痕迹显示,他是从芦苇丛被拖到河边的。那么,凶手与王二柱最初的接触地点,很可能就在芦苇丛附近。

他绕到芦苇丛侧面,尽量避开可能留下自己脚印的地方,猫着腰往里钻。芦苇叶边缘锋利,划过皮肤留下一道道红痕,他却毫不在意,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地面。

突然,他停住了脚步。

在一片被压倒的芦苇旁,地面上有几处模糊的凹陷,像是有人在这里激烈打斗过。他蹲下身,用铁尺拨开泥土,赫然发现了一小块破碎的木片——约有巴掌大小,边缘光滑,上面还残留着几道深色的漆痕,隐约能看出是红色。

林越将木片收好,继续往前搜索。穿过芦苇丛,便是河边,这里的泥土更软,果然留下了与县城河边相似的拖拽痕迹——宽约两尺,深浅不一,一直延伸到水边。痕迹旁,散落着几片干枯的柳叶,与他在王二柱溺亡处捡到的一致。

“看来没找错地方。”林越心中一喜,顺着拖拽痕迹往回走,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乌云从西北方席卷而来,遮住了太阳。林越抬头看了看天,皱起眉头——看这架势,怕是要下大雨了。黑风崖地势陡峭,下雨后山路湿滑,极易发生危险,必须尽快找个地方避雨。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个崖洞上。那洞口约有一人高,被藤蔓遮掩着,若不细看,很难发现。林越犹豫了一下,握紧铁尺,缓步走了过去。

拨开藤蔓,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崖洞不算大,约有半间屋子大小,地面上散落着一些枯枝败叶,显然很久没人来过了。林越松了口气,刚想进去避雨,目光却被洞壁上的东西吸引住了。

只见洞壁的岩石上,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符号——不是文字,更像是某种标记:一个圆圈,里面画着三道竖线,旁边还有一个向下的箭头。

林越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个符号,他见过!

就在王二柱贴身的布袋里,那半块玉佩的背面,刻着的正是这个符号!

他快步走上前,用手抚摸着那些刻痕。痕迹很深,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刻了有些年头了。他又仔细检查了洞壁的其他地方,发现类似的符号还有几个,有的画着波浪线,有的画着交叉的线条,旁边都带着箭头,像是在指示方向。

“这是……路标?”林越脑中灵光一闪。

王二柱一个街头泼皮,怎么会有刻着这种符号的玉佩?张万贯的商队为何会往黑风崖运货?这个崖洞,这些符号,显然是走私者用来标记路线的!

王二柱定然是无意中发现了张万贯的走私路线,甚至可能偷拿了什么东西作为证据(比如那半块玉佩),才被刘忠灭口!

林越越想越觉得合理,激动得手心都有些出汗。他拿出那半块玉佩,对着洞壁上的符号比对——果然,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轰隆”一声惊雷炸响,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砸在崖壁上,发出“噼啪”的声响。林越走到洞口,看着外面被雨水模糊的世界,心中却一片清明。

线索正在一点点串联起来:

张万贯利用黑风崖的隐蔽地形,与外界进行走私交易,这些符号是他们的联络标记。

王二柱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可能偷了走私货物的一部分,或是拿到了能证明走私的信物(玉佩),想要以此要挟张万贯,或是向官府告密。

刘忠得知后,假意与王二柱在黑风崖附近交易,趁机将其杀害,拖拽至河边溺亡,伪造意外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