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村村委会会议室。
许易的指节在红木桌面上轻叩了两下,沉闷的声响,让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两个大方向。”
“一是启动占地千亩的安置社区建设,这是青禾村的民生根本,必须放在第一位。”
“二是利用新划入的大片闲置土地,进行新一轮产业扩建。”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声音不疾不徐。
“初步计划,新建二百亩的超级生态农场,以及二百亩的超级水产养殖场。”
“对此,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补充?”
话音落下,坐在许易身旁的许卫国第一个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没意见!我一百个赞成!”
他嗓门洪亮,中气十足。
“书记,你就说啥时候开工就完了!地都划过来了,空着也是浪费,早点建起来也好!”
其他几位老村委成员也是连连点头,脸上满是理所当然。
不管是建设千亩安置社区。
亦或者是建设各两百亩的农场和水产养殖场。
这在如今的青禾村,早已经算不上什么能让大家心跳加速的大新闻了。
习惯,真的是个可怕的东西。
从一开始的一百亩农场就心惊肉跳,到后来几百上千亿的资金流水都渐渐麻木。
他们的心脏,早就被许易锻炼得无比强大。
然而,会议桌的另一侧,几张新面孔上的表情,就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了。
原清水河村书记,如今的青禾村村委委员李建军,身板挺得笔直,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飞舞。
他身边的几位,也都是从附近并入村子的原负责人。
他们竭力想跟上这种传说中的“青禾村节奏”,脸上强行维持着严肃认真的神情。
可那微微颤抖的指尖和急促的呼吸,却暴露了他们早已骇浪滔天的内心。
二百亩超级生态农场。
二百亩超级水产养殖场。
他们虽然是新来的,但这段时间耳濡目染,也早就知道青禾村的产业,究竟意味着何等恐怖的价值和产出。
每一次产业的扩建,都意味着一条全新的、日进斗金的生产线诞生。
更意味着,无数个新增的高薪岗位,以及整个青禾村福利待遇的再一次飞跃。
身为新并入村子的一员,他们比谁都更渴望青禾村继续发展壮大。
因为青禾村越强,他们这些“新村民”的未来就越稳固,生活就越有盼头。
“既然大家没意见,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许易环视一圈,拍板道。
“接下来我宣布一下计划投资,新村民安置社区,计划总投资一百亿。”
李建军正在记录的手猛地一顿,笔尖在纸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一千亩,一百亿……
这手笔,已经超出了他过去几十年对“安置”两个字的全部理解。
然而,还没等他从这个数字的冲击中缓过神来,许易接下来的话,像两记重锤,接连不断地砸了下来。
“新建的超级生态农场,二百亩,总投资二百亿。”
“新建的超级水产养殖场,同样是二百亩,总投资两百亿。”
会议室里,除了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再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