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过半,王柱子兴高采烈地走进沈家老宅。
“砚哥儿,人请来了,这位是郑秉文师父,乡治最好的掌墨师傅。”
在他身后,跟着一个干瘦精干的中年男人,身上斜挎着一个灰布兜子。
刚一迈进院子,郑秉文的目光就和沈砚撞了个正着。
他快走两步,来到沈砚面前,没有先谈正事,而是眼中带着一抹惊叹。
“这位就是沈砚沈壮士吧,失敬失敬!”
“没想到您就是县尉大人寻找的那位猎豹手,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度非凡!”
他这话一出,旁边的王柱子立时挺起胸膛,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沈砚将王柱子的表情尽收眼底,不禁淡淡一笑。
县尉昨天才来过,他是猎豹手的事也只在青石塘村传开,根本不会惊动乡治。
不用说,一定是这小子透露出去的。
沈砚神色淡然,笑着拱了拱手,“郑师傅客气了,都是县尉大人抬举罢了。”
寒暄了两句,沈砚便开始交代他的想法。
他打算将老宅的土坯房改建为砖瓦房,在现有房屋布局的基础上再扩建两间出来,最后将院外的木格栅换成砖石院墙。
郑秉文听罢,在心里思忖了片刻,然后拿出随身的绳尺,在宅基上一步一量,嘴里还记着数。
“土坯改砖瓦,还要扩两间,院墙也换成砖石……这工程不小。”
心里盘算清楚,他抬头看向沈砚。
“按你所说,全用青砖灰瓦,木料也用扎实的的松木,算上工匠、运输,总开销大概要二百八十两。”
“工期嘛,怎么也得两个月。”
二百八十两!
王柱子在一旁听得舌头打结。
村里人起房子一般都是慢慢攒材料,自己出力,再找亲戚帮工。
哪有沈砚这么大手笔?
毫不夸张地说,就算把全村的人都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钱。
沈砚面不改色,摇着头说道:“两个月太久了,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完工。”
“一个月?!”郑秉文差点儿把手里的绳尺扔了,“沈壮士,你这老宅子动工可不是小打小闹。”
“拆墙、地基、打坯、烧砖、上梁、盖瓦……哪样不要时间?”
“我连工带匠也就十个人,一个月根本不可能!”
沈砚一挥手,语气平静道:“人手不够可以从我们村里招工,再招二十人。”
“每天管一顿粟米饭,外加五个铜板,当天干完当天结现钱。”
这话如同平地一声惊雷,直接把郑秉文和王柱子都震住了。
郑秉文在脑海里飞快盘算起来。
从十人到三十人,人数变为原来的三倍,确实能大大缩短时间。
王柱子更是激动地脸都红了,每天管饭外加五个铜板,这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不得争着抢着来干活啊!
以往谁家起房子,顶多是给前来帮工的乡亲管一顿饭。
沈砚不仅管饭,还多给五个铜板。
这可不就是给村里人撒钱吗?
沈砚看着脸色不定的郑秉文,又加了一把火。
“用料你要帮我把好关,青砖要敲着响的,松木也要干透的。”
“钱不是问题,只要能在一个月之内完工,我再给你加十两辛苦费。”
听到这里,郑秉文呼吸都粗重了。
他手中紧紧握着绳尺,在内心下了天大的决心。
“成!不愧是县尉大人看中的人,是个干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