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沈墨听闻,在旁边跟着应了一声。
按照习俗,无论是提亲还是择日,必须由男方父亲或长辈出面,以示郑重。
沈墨身为长兄,自然是要出面的。
他看向沈砚,递上一个放心的眼神。
沈砚自然是放心的。
这几天他又是跑县城,又是去桃溪乡,绝大多数时候路上连个人影都没。
听说叛军被打散之后钻进了深山里,可没这么轻易冒头出来。
早饭之后。
沈相远和沈砚收拾了一些粮肉作为见面礼,给上面系上红绳,代表着喜庆与尊重。
两人走后,家里顿时冷清了不少。
按照往常,这时候沈砚也该进山打猎了。
可他若出门,家里就只剩下三个女人与一个侄子。
再考虑到这两天他在村里也惹了不少事情,万一有什么事找上门,那可就彻底顾不上了。
想了想,他决定上午就不进山了,先在村里待着。
于是,出门去李朔家遛个弯,顺便看看狐皮和麝香囊怎么样了。
一进院子,正在忙活的李三江和李朔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李朔一脸激动,还以为沈砚是来喊他进山打猎,连忙去收拾背篓,还好沈砚拉住他解释了几句。
李朵这才从屋里探出头,笑嘻嘻的,一双眼睛像是弯弯地月牙,欢喜地喊了声“砚哥儿”。
“李婶呢?”沈砚扫了一圈,院子里只有李三江和李朔兄妹。
“一早上里正差人去县城办事,我腿脚不好,就让她跟着去买鞣料了。”李三江在旁解释道。
沈砚点了点头,也没在意。
将未完工的麝香囊与狐皮看了一遍,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了。
回到自家院子,沈年手里拿着一支干柴,在泥地上划拉着,玩得不亦乐乎。
沈砚上前逗了几句,把小家伙逗得咯咯直笑。
想了一会儿,他将目光看向了堂屋内的苏婉卿,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闲来无事,也是时候学习这个时代的文字了。
不识字,就如同睁眼瞎,太多的信息会被隔绝在外。
“婉卿,上午我不进山了,你教我认字。”
苏婉卿眼眸弯起,温柔地点了点头,“好。”
视线一转,他的目光又落到院子里的沈年身上。
上前几步,一把捞起小家伙抱进了堂屋。
“沈年,从今天起,跟小叔一起学识字。”
沈年并没有像想象中的垮下小脸,反倒是乌溜溜的眼睛一片晶亮。
在青石塘村来说,绝大多数孩子早早就参与了劳动,只有里正与几个富户家里才有识字的条件。
如今有这个机会,沈年心里是一阵新鲜。
这话也被柴房外洗衣服的赵安娘听到了,她下意识转过身子,眼里是一片欣慰。
在她眼里,认了字那可就是文化人了,没准以后还能去乡治里讨份差事。
她回身看向正在晾衣的林芷柔。
“芷柔妹子,听说你也会认字?”
林芷柔点了点头,“嗯,幼时上过几年学堂,不过与婉卿姐姐比起来差远了。”
赵安娘眼神变了变,连忙抢过林芷柔手中的湿衣服。
“妹子,这些粗活儿就交给我,你去婉卿那里帮衬着吧。”
“小年这娃是猴屁股,坐不住,他要是不老实,你就让砚弟给我狠狠地抽。”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