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那充满绝望的话语,如同九幽寒风,瞬间吹散了天龙寺内最后一丝暖意。
隔空一掌,便将一位大宗师打成重伤!
这……这已经超出了武学的范畴!
这简直就是神魔手段!
一灯大师浑身僵硬,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连僧袍下的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他一生修禅,心境早已古井无波,可此刻,这口古井却被投下了一颗天外陨石,掀起了滔天巨浪!
就在这时!
寺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
只见一名身穿龙袍,面带焦急之色的中年男子,在大理国一众文武臣子的簇拥下,快步闯了进来。
来人正是如今的大理皇帝,段智廉。
“父皇!”
段智廉一见到一灯大师,便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三步并作两步上前。
“探报传来消息,那支来历不明的敌军……已经动了!”
“他们正朝着我等都城方向全速进发,最迟明日,便会兵临城下!”
此言一出,身后的大理群臣无不脸色煞白,一片哗然。
一灯大师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色凝重地问道。
“城中兵力调集得如何了?”
段智廉连忙回答道。
“回父皇,王城之内,如今已集结了十万守军,四门皆已戒严!”
“儿臣也已下旨,命各地将领率兵前来勤王!”
一灯大师微微点头,又追问道。
“可曾向大宋求援?”
段智廉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
“已经派出八百里加急信使,但……远水解不了近火啊!”
“就算大宋肯出兵,一来一回,最快也要三个月!”
“而我大理各地的勤王之师,要尽数抵达,也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三个月……
这两个数字,像两座大山,压得在场所有大理君臣都喘不过气来。
他们现在,是孤立无援!
看着儿子和众臣那副六神无主的样子,一灯大师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
“镇守王城,尔等无需过分担忧。”
“贫僧已请了东邪黄药师相助,有我二人在此,再加上十万大军固守,他们纵然再厉害,也绝无可能轻易攻破城池!”
“只要我们能坚守待援,待大宋援军一到,内外夹击,便可一举击溃来犯之敌!”
听到“东邪黄药师”和“两大五绝高手坐镇”的消息,段智廉和一众大臣的眼中,终于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太好了!”
段智廉激动地说道。
“有父皇和五绝之一的黄老前辈亲自出手,我大理定然无忧!”
一灯大师摆了摆手,示意他冷静。
“好了,你先回去,按照既定方略,好生布防,切勿自乱阵脚。”
“贫僧要先为黄岛主疗伤一番。”
“是!儿臣告退!”
段智廉如同吃了定心丸,立刻带着众臣匆匆离去,布置城防事宜。
待众人走后,一灯大师才看向盘膝调息的黄药师,双手合十。
“黄兄,贫僧先以一阳指为你梳理经脉,压制伤势。”
“明日一战,还需黄兄鼎力相助。”
黄药师缓缓睁开眼,点了点头,并未拒绝。
“有劳了。”
他顿了顿,看着一灯大师脸上那一丝强行挤出的自信,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
“一灯,此次来犯之敌,非同小可。”
“我们这边,满打满算,不过你我两个大宗师,外加天龙寺几个宗师境界的师侄。”
“对方来势汹汹,强者如云,我劝你……最好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一灯大师为他疗伤的动作微微一滞,随即化作一声长叹。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但愿我大理国运,能挺过此番浩劫……”
……
翌日。
呜——呜——呜——!
苍凉而嘹亮的军号声划破长空,如同远古凶兽的咆哮,震得整个大理王城都在嗡嗡作响!
城墙之上,黄药师与一灯大师并肩而立,身后是面色惨白的皇帝段智廉与一众将领。
他们眺望远方,瞳孔骤然紧缩!
只见地平线的尽头,一股黑色的铁血洪流,正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