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忘机目送韩阳带着一众弟子离去的身影,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他对身旁的金霞真人感慨道。
“还记得当年韩师弟初入宗门时,不过是个青涩少年。如今一转眼,他也开山收徒,为人师表了。”
金霞真人含笑应和:“是啊师兄,师弟当年大典上在三息内便从威压中定神,意志过人,引得紫霞师姐与赤焰师兄争相收徒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却已是名震东极的明阳真人。看到他今日收徒的场面,倒是让我等感觉自己已经老了。”
“韩师弟肯收徒,对我白云宗而言,实乃一大幸事。”
“自师弟当年一剑惊世,力压圣地圣子,如今天下谁人不知我白云宗潜龙在渊?东极域各方势力无不将目光投向此地,可谓万宗瞩目,皆言凤鸣将起。”
“既是宗门腾跃之机,亦为千钧重担之始。这天下人的期待,是动力,也是压力。”
“掌门师兄明鉴。”金霞真人正色道,“修行之道,既要勇猛精进,追求个人大道,也要传承有序,延续道统香火。韩师弟今日愿开坛授徒,他一脉总算后继有人,我等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而作为一宗之主的白忘机看得很是透彻。
他望向云海深处,语气凝重:“韩师弟身怀特殊灵体,天赋异禀,元婴期绝非其终点,未来注定要踏上化神之路。这是带领白云宗走向强盛的希望所在。只是这等体质往往伴随着寿元之限。”
“所以我等需要考虑的,从来都不只是一时的强盛,而是宗门的千秋大业。传承之道,首重薪火相传。执掌宗门不仅要着眼当下的兴盛,更要为千年之后的道统延续早作谋划。”
“夫立宗如植嘉木,非独求参天之势,更须根系绵延。今韩师弟愿开坛授徒,正如老干发新枝,纵有朝霜雪骤至,犹可期春林初盛。”
“师兄所言极是。”金霞真人点头附和,“昔者不乏惊才绝艳之辈横空出世,让宗门强盛一时。可一旦天才故去,若后继无人,宗门地位便会一落千丈。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白忘机神色凝重,“传承之事,关乎宗门命脉。当年我第一眼看到韩师弟时,便知非池中之物。如今他愿意收徒传道,只要这些弟子能顺利成长,未来几代之内,我白云宗必能迎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他望向殿外远去的队伍,语气坚定:“一个宗门的强盛,不能只靠一人支撑。唯有代代相传,方能生生不息。”
“如此薪火相传,方能使吾宗与天地同久,共日月长明。”
“师兄高见!如今宗门有师兄执掌,也是我等的福分。”金霞真人笑道,顺便拍了一个马屁。“在师兄任期之内,说不定真能看到宗门真正崛起。”
他对这位宗主师兄向来敬佩。
虽然白忘机偶尔行事略显腹黑,但眼光之毒辣,决策之精准,确实宗门内无人能及。
更难得的是,以他金丹巅峰的修为,本可专心冲击元婴,却甘愿为宗门事务耗费心力。
“我任期还有八十五载……”白忘机轻轻摇头,“但愿能如师弟所言。”
按照宗门规制,白云宗宗主需由金丹后期以上修士参选,每届任期二百四十载。
他执掌宗门已过一百多载春秋,是时候考虑培养接班人了。
而金霞真人,无论修为、心性还是威望,都是他看好的最合适的人选。
……
返回紫霞峰的路上,韩阳也掏出自己没怎么用过的三阶飞舟。
见是一件法宝,引的弟子一阵惊呼。
九个新入宗的弟子跟在韩阳身后,不时偷偷抬眼打量这位名震东极域的真人,眼中满是好奇与憧憬。
看着这些稚气未脱的面庞,韩阳不禁莞尔。
他想起自己当年初入宗门时,也是这般对师尊陆明月充满好奇。
如今倒是角色转换,他已然成了弟子们仰望的对象。
韩阳对自己身份的转变适应得极快,既然肩负起传承之责,便当尽心竭力。
望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弟子,他心中已有计较。
修行界单打独斗终究难成气候,他年少偶像猴哥,不也要占山为王,聚拢七十二洞妖兵?后来更是受封齐天,统领一方。
就连洪荒神话中的三清道祖,不也个个收徒,传道授业,每逢天地大劫,自有门下弟子代师行事,而祖师们则高坐九重天,运筹帷幄。他如今收徒授业,正是循着古之先贤的足迹。
“培养班底,于己于宗,都是双赢之举。”韩阳暗自思忖。
这些弟子若能成才,既是宗门的未来,也是他日后修行路上的助力。
至于弟子们,修行本就是教学相长,师尊倾囊相授,弟子勤勉修行,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