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天炼丹圣体开始修仙 第84章筑基巅峰(2/4)

说实话,丹殿的日常运作自有一套成熟体系,自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处理一切琐事,根本无需他这位新晋的副殿主事必躬亲。

别问他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问就是他师尊陆明月便是最好的例子。

身为紫霞峰峰主,位高权重,可韩阳自入宗以来,就几乎没见她亲自去过丹殿处理俗务。

她对管理之道奉行“放养”,自身则常年于峰顶清修,追求大道。

所有日常事务,早都交由她一位心腹副殿主全权打理。

那位副殿主姓王,韩阳也认识,是一位资深的假丹境真人,为人沉稳干练,处事公允,将丹殿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多年来从未出过任何大的纰漏,深得陆明月信任。

因此,韩阳需要做的,并非琐碎的日常管理,而是在关乎丹殿发展方向、重大资源分配、高阶丹药炼制决策等关键事务上把握方向,做出决断。

其余时间,皆是自由

这种模式,恰恰完美契合了韩阳的需求,给了他大把可自由支配、不受干扰的修炼时间。

“如此,正好。”

韩阳低声自语,嘴角浮现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将令牌置于案上,目光已然投向了静室中央的蒲团。一切的安排,都正合他心意,为他接下来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自己目前首要之务,无外乎两件大事,二者皆关乎他道途根基,不容有失。

其一,便是参悟并入门那部得自问天圣地的炼虚功法——《问道经》。

此乃圣地的根本**,其玄奥精深,远非白云宗任何传承所能比拟。

韩阳甚至觉得,将宗门所有功法秘籍叠加一处,恐怕也难及这部道经的万分之一。

他预感到,想要初步领悟此经玄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恐怕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静心参悟。

其二,则是突破当前境界,一举踏入筑基巅峰。

在秘境的最后两年,他几乎未有片刻能修炼的时间,修为进展实则陷入停滞。

尽管有那枚四阶妖王内丹的持续滋养,根基被打磨得异常浑厚,法力也愈发精纯,但他修为确实仍停留在筑基后期,距离巅峰之境尚有一段路要走。

想到这里,韩阳深吸一口气,掌心一翻,一枚温润流光的玉简出现。

玉简之上,“问道”两个古字道韵流转,这正是那器灵所授的传承。

韩阳立马以神识缓缓沉入玉简之中,刹那间,浩瀚的信息涌入识海。

识海中立马响起道音阐述着大道之理,其内容之深奥,远超他过往所见任何典籍。

仅仅是开篇的总纲,就让韩阳心神剧震,感觉自身渺小如尘埃。

那总纲如是云:

大道玄同,虚极静笃。

混元未判,杳杳冥冥。

有物浑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不殆,可以为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

道法自然,无为自化。

致虚守静,万物并作。

归根复命,是谓常存。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抱一为式,知白守黑。

和光同尘,是谓玄同。

等浩瀚道音渐渐平息,韩阳缓缓睁开双眼,轻声感叹,眉头却微微蹙起:

“果然……圣地根本**,名不虚传。其意境之高远,远超想象。”

但随即,一个强烈的疑惑涌上心头:

“不过……这总纲,我怎么越看越觉得像是的《道德经》呢?”

这突如其来的既视感让韩阳心中涌起一丝荒谬的疑惑。

莫非上古圣地与自己老家有何关联?

还是说,万法归宗,大道至理本就相通?

不过,这缕疑虑只是一闪而过,韩阳心中旋即恢复平静。

管他呢?无论这有何关联,于他而言并无分别。

大道在前,修之即可。

他根本不慌。

因为,他有面板。

这个独属于他的最大外挂。

只要将这门《问道经》成功录入面板,数据化的信息自然会揭示其本质与奥秘,届时所有疑问都将得到解答。

韩阳心念既定,接下来便是心无旁骛“肝”了。

所幸,如今的他有时间有资源。

从秘境带回各类丹药堆积如山,辅助修炼的珍稀灵药亦是管够,足以支撑他长时间的闭关消耗。

而且经过秘境中的一番奇遇蜕变,他的灵根资质已臻至极品,周天运转吸纳灵气的速度远超往昔,修炼效率大涨。

一切条件都已具备。

韩阳收敛所有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开始了不知岁月流逝的苦修。

白日,韩阳反复揣摩《问道经》的每一个字,以神识沟通玉简,感受那浩瀚道音。

傍晚直至次日日出,则运转功法,吐纳天地灵气与霞光,不断凝练法力。

青竹小院内,四季轮转,春去秋来,唯有门口草木枯荣见证着时光的流逝。

院门常年紧闭,除了偶尔有丹殿执事恭敬将月例资源放在门外,从不曾有人来打扰这位新晋的、却几乎从不露面的韩长老。

……

光阴荏苒,转眼便是一年之后。

这一日,青竹小院静室内,如磐石般静坐了一年的韩阳,周身那如渊似海的磅礴气息开始缓缓内敛。

室内激荡的灵气漩涡逐渐平息,澎湃的法力重归丹田,最终凝聚成一片更加深邃、更加凝实的法力湖泊。

他紧闭的双眸蓦然睁开,眼底似有璀璨神光一闪而逝,旋即隐没,恢复成古井无波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