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173章 魏王假降,自焚(1/2)

秦王政十九年,二月。

一扇扇城门大开。

王贲登上这座屹立多年的坚城,亲手将魏国王旗斩下,换上玄鸟旗。魏国士卒皆已卸甲,放下兵器。城门城墙,都已被秦军所控制。

魏王假也终于带着宗室百官,赤膊走出,流程就和当初的赵迁相同。无非是肉袒面缚,衔璧牵羊。百官衰绖,宗室舆榇。

噗通!

魏王假跪了下来。

身后百官皆是眼含热泪。

魏豹站在旁边,颤声开口。

“姬姓魏国第八世国君假,向秦使跪地乞降。今献上魏国王玺、舆图、户册,跪请秦王护佑魏人!”

“跪请秦王护佑魏人!”

“跪请秦王护佑魏人!”

“……”

公孙劫腰佩太阿剑。

身后还有着明晃晃的斧钺。

他将魏王假嘴里含着的玉璧收起,而后高高举过头顶,“我代表大王,接受魏国乞降!”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

公孙劫亲自给魏假松绑。

身后的秦国将领则是满脸无奈。

合着又是投降的?

韩王安投降。

赵王迁投降。

现在连魏王假也是投降的……

对秦国而言,这肯定是好事。大梁城可是肥的流油,囤积的粮食起码有数百万石。还有各种甲兵,也能为秦所用。

只是他们就很尴尬了。

浩浩荡荡跑来二十多万人。

还从各郡运输粮草。

结果他们就投了……

这就显得他们很呆。

实际上他们还是有功劳的。

秦国必须要摆开灭国的架势,否则只要有一丝机会,魏国都不会投降。魏人不乏有气节的忠勇之士,更不用说敢烹杀秦使的魏王。

他们投降,纯粹是没有任何希望。知道就算是坚守,最后也会被秦国水淹大梁。如果公孙劫只是吓唬他们,人再带少些,魏国可不会打开城门。

公孙劫环顾魏国群臣。

也是瞧见不少的熟人。

比如张耳,魏豹……

“嗯?宁陵君呢?”

“他……”

“说!”

魏豹则是连忙抬手,低声道:“吾兄自觉愧对列祖列宗,所以他决心**赎罪。”

公孙劫挑了挑眉。

他抬头看向远处。

赫然能看到浓烟升起。

“丞相,是否要去将人救出来?”

“不用了。”

公孙劫神情从容。

最后只是朝着浓烟方向长拜。

“如此忠节之士,可惜了。”

“待火势散去,好生安葬。”

“唯唯!”

王贲抬手应下。

跟着公孙劫共同进城。

他起初是真没把魏咎放在眼里,觉得这就是个贪生怕死的宗室公子。没曾想魏咎敢于**守节,这同样让他是另眼相看。他们虽然是敌人,但不妨碍他欣赏这类的义士。

“不止是宁陵君。”

“还有些公卿也都追随于他。”

张耳跟在后面,轻声补充。

公孙劫则是面无表情。

这些人有此气节值得赞扬。

但也止步于此了……

所以他压根不会阻拦。

他们来至巍峨的大梁王宫。

将准备好的斧钺立于王榻。

这就相当于是秦王莅临。

魏假带着魏人跪拜。

公孙劫立于陛下,淡然道:“魏假,你作为国君为了百姓,选了条理智的道路。我会遵守诺言,从今日起保留魏国的宗庙祭祀。而你则迁至蓝田县,享君号和五百户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