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三年,香江外海的战场已经布置妥当。
泰西联合舰队两百多艘战舰摆开阵势,黑压压一片遮天蔽日。
帕默斯顿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手里拿着望远镜朝着远方扫了一圈,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这次刘启那个狂妄的东方暴君,总算要栽跟头了。”
“两百艘战舰,这可是我们整个泰西世界的全部家底。”
“他那八十艘铁甲舰再厉害,也不可能挡得住我们。”
旁边的法兰西海军司令拿破仑三世派来的将军摇摇头,脸上却没什么轻松的意思。
“帕默斯顿阁下,您可别太乐观了。”
“刘启这几年搞出来的那些玩意,我们可都见识过。”
“他的铁甲舰火力猛得吓人,咱们的木壳船根本扛不住几炮。”
帕默斯顿冷笑一声。
“木壳船多,铁甲舰少,这就是优势。”
“我就不信他那八十艘船能把我们两百艘都打沉。”
“只要靠近了,我们用人数优势围攻,照样能把他们全都吃掉。”
话是这么说,但底下那些泰西各国的舰长们心里其实都没底。
刘启这几年打的仗没一场输过,这次突然说要打海战,肯定有所准备。
要说真的就凭这两百艘拼凑起来的杂牌军就能赢,谁都不敢打包票。
更何况这两百艘船里头,约翰牛国的占了七十艘,法兰西的五十艘,剩下的全是些小国凑数的破船。
平时这帮人相互之间就看不顺眼,现在临时拼凑在一起,能不能协同作战都是个问题。
帕默斯顿心里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后手。
这次的战术很简单,就是用数量优势硬怼,先消耗掉大晋铁甲舰的炮弹,然后再靠近接舷战。
只要能拖到近战,泰西人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
毕竟他们的士兵训练有素,近战格斗经验丰富,不是大晋那些刚刚组建起来的新军能比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刘启压根就没打算跟他们玩近战。
此时此刻,香江港内,刘启正站在自己的旗舰永昌号上,手里拿着林婉清刚刚送来的最新火炮射程测试报告。
“陛下,新式火炮的射程已经达到了五千米。”
“比泰西人用的那些破炮远了整整一倍。”
林婉清兴奋地说着,眼里闪着光。
“臣这三年没白忙活,所有的技术难关都攻克了。”
“现在咱们的火炮不仅射得远,而且精度也高。”
“用上了新式瞄准镜和测距仪,五千米外打中目标跟玩似的。”
刘启听完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这次就让泰西人见识见识什么叫技术碾压。”
“他们以为靠数量就能赢,殊不知咱们的武器已经领先他们一代了。”
旁边的海军统帅郑成功听得热血沸腾。
这个郑成功不是历史上那个,而是刘启从海盗窝里挖出来的一个天才将领,改了个响亮的名字。
“陛下,末将这就下令,让所有战舰做好战斗准备。”
“这次一定让泰西人知道,海上霸主是谁说了算。”
刘启摆摆手。
“不急,让他们再等等。”
“朕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看到,这场海战的结果。”
“传令下去,所有战舰按计划行动,不要打乱节奏。”
“记住,咱们的目标不是击退他们,而是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