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默斯顿再次提出了联合行动的建议。
这一次他的态度更加强硬,措辞也更加严厉。
他警告其他国家,如果再不联合起来,大家都会被大晋各个击破。
这番话终于起了作用,各国开始认真考虑联合的可能性。
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而刘启对此早有预料,他不仅不害怕,反而有些期待。
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战争,才能真正确立大晋的霸主地位。
也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让那些自以为是的泰西人彻底臣服。
他开始秘密备战,调集更多的军队,生产更多的武器。
同时派出间谍渗透到泰西各国,刺探情报,制造混乱。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就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时候,京城里又发生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
苏诗突然上书,请求辞去两广总督的职务,回京城侍奉刘启。
理由是自己已经年近三十,该成家了,不想再在外奔波。
这个消息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苏诗正值事业巅峰,前途无量,为什么要突然辞官?
很多人猜测,这是刘启要纳她为妃的信号。
果然,没过几天刘启就下旨,册封苏诗为淑妃。
同时任命她为户部尚书,负责管理国家财政。
这个任命一出,再次震动朝野。
让一个女人当户部尚书,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但刘启就是敢这么做,而且做得理直气壮。
“谁有能力谁上,朕不管你是男是女,只看你能不能办事。”
苏诗没有让刘启失望,她接手户部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简化税收流程,打击贪污**,整顿财政秩序。
短短几个月时间,国库收入就增加了三成。
刘启对她的表现非常满意,越来越信任和倚重她。
而苏诗也越来越离不开刘启,两人的感情日益深厚。
后宫里的其他妃嫔看在眼里,心里都有些嫉妒。
但她们也知道,苏诗的地位不是靠美貌,而是靠真才实学。
这种女人,她们比不了,也争不过。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永昌三年。
这一年,泰西各国终于组建起了联合舰队。
他们集结了两百多艘战舰,号称要教训大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方帝国。
消息传来,整个京城都紧张了起来。
很多大臣担心大晋的海军实力不够,无法抵挡这么庞大的舰队。
但刘启却显得胸有成竹,丝毫不慌。
“两百艘战舰?听起来很多,其实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他们各怀鬼胎,貌合神离,真打起来一盘散沙。”
“而朕的海军,虽然数量不如他们,但质量远超他们。”
“这一战,朕必胜无疑。”
他的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
经过三年的发展,大晋的海军已经今非昔比。
蒸汽铁甲舰的数量增加到了八十艘,火炮的威力也大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大晋的海军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战斗力惊人。
双方的决战,定在了香江外海。
这将是一场决定东西方命运的史诗级海战。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