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日子里,林舟日夜守在父亲的病床前。看着父亲那苍老而憔悴的面容,他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父亲一生辛苦操劳,如今却遭受这样的病痛折磨,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在那个漫长的夜晚,林舟默默地坐在父亲的床边,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所谓的“稳定”生活,那些按部就班的工作、微薄的薪水,在面对父亲的重病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当初他选择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他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知识传播的使命感,希望能够在这片净土上,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望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他期待能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为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实现自己的学术价值。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打击。在高校里,教学水平似乎并不是衡量教师价值的最重要标准。学校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和项目申报,教师的晋升和待遇往往与科研成果紧密挂钩。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为了追求科研成果,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论文撰写和项目申请中,而忽视了教学工作。他尽努力地在教学和科研之间寻找平衡,但却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科研方面,没有强大的背景和资源支持,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简直比登天还难。申请项目需要人脉、需要关系,而这些恰恰是他缺乏的。看着身边的同事们为了项目和论文争得头破血流,他到无比的疲惫和无奈。他禁问自己,这样的科研环境真的是他要的吗?他追求的学术自由和纯粹,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他感到了深深的担忧。在高校里,晋升渠道狭窄,竞争激烈,想要获得更高的职称和更好的发展机会,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即使晋升成功,也未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想在一个小圈子里,做着几件重复的事情,度过自己的一生。他望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挑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种目标冲突,让他工作中感到无比的痛苦和纠结。继续留在高校,意味着他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在这个看似稳定的环境中,逐渐消磨自己的意志;而离开高校,又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在新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入了深深的挣扎之中,难以做出抉择。
就在那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医院的走廊上时,林舟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拿出手机,给系主任发了一条消息:“主任,我想申请辞职。”
消息发出后,林舟静静地靠在墙上,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一般。他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再也无法抑制地流淌下来。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他长久以来内心深处的渴望,一种对自由、对真正想要生活的渴望。
辞职的流程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这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和无奈。他需要从系里开始,逐个拜访各个部门,包括教务处、人事处和科技处等。每到一个部门,他都要面对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和程序,不仅要填写各种表格,还要找到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不同的办事员,每个人都会问他一句:“为什么要辞职呢?”这个问题让他有些难以回答,毕竟他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然而,面对这些询问,他只能微笑着表示感谢,并尽量简洁地解释自己的原因。
其中,有一位老同事对他的辞职表示特别惋惜。这位老同事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劝道:“小林啊,你再熬几年就能评正高了,到时候待遇可就大不一样了,千万别一时糊涂啊!”他理解老同事的好意,但内心的决定却异常坚定,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只是微笑着向老同事道谢,并没有改变主意。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让他特别感动的事情。比如那个曾经总是追着他问问题的女生,当她听说他要辞职时,特意赶来送给他一本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对他的祝福和鼓励:“林老师,您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您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不管您去哪里,我都相信您会做得很好。”这些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让他不禁眼眶湿润。
2022年10月15日,当最后一个公章盖完,林舟走出办公楼,阳光刺眼得让他睁不开眼。他把离职审批表放进公文包,慢慢走在校园里,看着熟悉的教学楼、实验室,还有香樟树下的长椅,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又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他掏出手机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声音有些哽咽:“办完了。”电话那头,妻子的声音很轻:“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等你回家。”
辞职后的第一个月,林舟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短暂的迷茫状态。曾经每天早上都需要早起备课,忙碌地应对各种会议,但现在这些事情都离他远去,他却不知道该如何打发这大把的空闲时间。
他开始尝试投递一些与科研相关的工作,毕竟这是他所擅长的领域。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要么是薪资水平低得让他无法接受,要么是工作要求坐班,这与他心中所期望的“自由”相差甚远。
有一次,林舟决定去人才市场碰碰运气。他特意穿上了以前上班时的衬衫和西裤,希望能给招聘者留下一个好印象。然而,当他与一位招聘专员交谈时,对方的一句话却像一记响亮的巴掌一样打在了他的脸上。
“林先生,您有着九年的高校经验,怎么现在才出来找工作呢?”这句话让林舟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自己在高校的经历会成为别人质疑的对象。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象牙塔里的光环在社会上可能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