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课堂上的精心准备,林舟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了帮助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他亲自跟着施工队在实验室里忙碌了整整一个月。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怕吃苦,不怕累,手上磨出的茧子比他读博时还要厚。然而,他从未抱怨过一句,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林舟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学生们对他的认可来得既直接又热烈。每到学期末,他的教学评分总是能够稳居全院前 30%。更令人感动的是,他的办公桌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匿名的奶茶和感谢信。这些小小的举动,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他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甚至有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还特意寄来了喜糖,并附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林老师,您讲的知识点现在还在用呢!”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蕴含着学生对林舟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然而,这份曾经熊熊燃烧的热情,却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逐渐被消磨殆尽,失去了原本的锋芒和棱角。他开始慢慢意识到,在高校这个看似充满学术氛围的环境中,晋升的逻辑并非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明了。
在系里的会议上,领导们总是对那些获得青年基金的老师和发表了TOP级SCI论文的教授赞不绝口,仿佛他们才是真正的学术明星。而他那些学生给予的满分评课表,却只能在年终总结时被轻描淡写地提及一句“教学态度端正”,仿佛这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
有一次,他鼓起勇气主动找到系主任,想要谈论关于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然而,系主任却只是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林啊,年轻人还是要先把精力放在科研上啊。只有拿到项目和发表论文,评职称的时候才会更有底气。至于教学嘛,只要不出差错就可以了。”
这句话犹如一根锋利的针,无情地刺破了他心中那美好的教育理想。他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目前所处的境地: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他既没有德高望重的大导师为其撑腰,也没有足以令人引以为傲的纵向科研项目作为支撑,如此一来,他的晋升道路变得异常崎岖,仿佛一眼就能望到头。
而更让他感到难堪的是,自己的收入状况简直让人羞于启齿。自从 2014 年社保并轨之后,学校发放的所谓“人头费”仅仅够用来扣除五险一金,甚至有时候还需要自己倒贴一些费用进去;而学院给予的副高职称待遇,年薪虽然号称有 8 万,但其中却有 20%要被扣留到年底统一发放。这样算下来,每个月能够固定到账的工资仅有区区 5500 块。这点微薄的收入,不仅要用来养育孩子、偿还房贷,甚至就连想给父母换一台新冰箱这样的小事,都要让他犹豫不决、思忖良久。
最令他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是妻子生病住院的时候。当时,他翻遍了所有的银行卡,才好不容易凑齐了住院所需的押金。当他看着缴费单上那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自我怀疑:自己这九年如一日的坚持,究竟是否真的有意义呢?
真正让他萌生退意的,并非一时的疲惫,而是那种如影随形、深入骨髓的重复性疲劳。这种疲劳,就像一个无法摆脱的魔咒,日复一日地侵蚀着他的身心。
从 2016 年开始,他便被固定安排教授《材料物理导论》和《实验设计》这两门课程。起初,他还能充满热情地备课、授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这些课程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甚至可以闭着眼睛说出每一页 PPT 的内容。
每年更新教案时,他都试图加入一些前沿的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现实却总是让他感到无奈。院里频繁地催促他申报项目、填写各种繁琐的统计表,这些工作常常让他忙碌到深夜,以至于他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草草修改几个字。
而更让他感到崩溃的,是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最多的一年,他需要指导 10 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答辩,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的精心指导。光是修改学生的初稿,就能堆积起半尺高的纸张。
有一次,他连续一周每天都只能睡四个小时,长时间的工作和睡眠不足让他的身体和精神都达到了极限。当他改到最后,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都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时,他终于忍不住趴在桌上放声大哭——这不是他所期望的教育,更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第一次跟妻子提辞职时,是在2021年的除夕夜。窗外烟花绚烂,餐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他却没什么胃口。“我想辞职。”他低声说,妻子夹菜的手顿了一下,没骂他也没劝他,只是问:“想好了吗?辞了之后干什么?”他答不上来,只能沉默。那天晚上,他坐在阳台抽烟,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突然觉得自己像被困在玻璃罩里的鸟,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飞不出去。
犹豫的日子里,他像个分裂的人。在课堂上,他依旧会笑着跟学生互动,可下了课回到办公室,看着堆积如山的表格和教案,就会莫名烦躁。有次监考四六级,他坐在考场最后一排,看着学生们埋头答题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读博时的雄心壮志,再看看眼前的自己,竟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监考结束后,他在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秋风刮得脸疼,心里却有个声音越来越清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真正让林舟下定决心的,是父亲的那场突如其来的重病。那是在 2022 年 6 月的一天,父亲毫无征兆地突发心梗,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生告知林舟,手术费用需要十几万,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林舟心急如焚,他翻遍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但还是远远不够。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向朋友们借钱,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齐了手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