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哪些事 第33章:一纸报告载初心(3/3)

写完时,窗外的天已经擦黑了。我把说明打印出来,逐字逐句核对了三遍,又把李教授报告里的关键数据页、调研照片、合作方的初步意向书都复印下来,订在说明后面,厚厚的一摞,像一本小小的 “苎麻档案”。我抱着这摞材料去陈主任办公室,他翻到 “李教授住草棚种苎麻” 那段时,抬头看了我一眼:“你写得很细,有温度,校领导应该能看进去。”

接下来的几天,我心里总悬着块石头。有时在行政楼门口碰到李教授,他还是背着那个帆布包,头发白得像霜,却总笑着问我:“秦奋,情况说明交了吗?校领导有没有说什么?” 我只能安慰他:“快了,您再等等,校领导肯定会重视的。” 其实我自己也没底,毕竟项目这么大,涉及的部门又多,校领导会不会批,真不好说。有一次我看到他在教学楼的公告栏前站着,盯着上面的 “科研项目申报通知” 看了好久,手里还攥着那张皱巴巴的苎麻纤维样本,风把他的中山装吹得鼓起来,像一面孤独的旗子,我看着心里发酸,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概过了一周,我正在整理苎麻品种改良的资料,办公电话又响了,还是陈主任。这次他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笑意,甚至能听见他那边有人在说 “太好了”:“鹿鸣老师,校领导开会研究过了!正式通知你,退休前这段时间,你全力配合李教授推进这个项目,负责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校里还会成立临时工作组,把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的人都拉进来,专门对接这个项目!”

我手里的笔 “啪” 地掉在桌上,墨水在纸上晕开一小片黑渍,我却没心思擦。窗外的梧桐叶被风一吹,沙沙作响,像是在拍手喝彩。我抓起手机就给李教授打电话,拨号的时候手指都在抖。电话接通的瞬间,就听见李教授那边传来 “喂喂” 的声音,带着点耳背的沙哑。“李老师!” 我对着电话喊,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校里同意了!成立工作组推进项目,让我配合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李教授哽咽的声音,断断续续的:“真…… 真的?没骗我吧?鹿鸣,我…… 我这就去实验室,把之前的样本都找出来……” 我能想象出他的样子:肯定是攥着手机,花白的头发因为激动而颤巍巍的,可能还会伸手抹眼睛 —— 这个一辈子不服老的老人,在苎麻面前,总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挂了电话,我低头看着桌上的退休倒计时表,之前用红笔圈住的 “1 年 3 个月零 15 天”,此刻突然变得不一样了。原来退休不是 “到站下车”,而是换了一条更有意义的赛道。我拿起笔,在倒计时表旁边写下一行字,笔锋比平时重了许多:“苎麻复兴,责无旁贷。”

那天下午,我把办公桌上的文件重新整理了一遍,腾出最大的一块地方放苎麻项目的资料。我还特意买了个新的文件夹,在封面上写 “苎麻项目推进记录”,第一页夹着那张老苎麻厂的照片,第二页夹着李教授给的苎麻叶标本。从明天起,我要去农学院对接品种改良的专家,去工学院谈设备改造的方案,去整理合作方的试生产需求,虽然会忙,会累,但一想到能陪着李教授,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苎麻产业重新扶起来,让它再飘着当年丝绸之路的香,心里就满得要溢出来。

李教授常说:“苎麻是有灵性的,你对它用心,它就会给你回报。” 我想,我们这代人能做的,就是把这份 “用心” 传下去,让后人提起苎麻时,不再只知道它是历史书里的名词,而是能摸到它的纤维,穿上它的衣服,闻到它的香。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