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钥 第72章:圣马可的阴影(2/4)

一个大胆而细致的计划迅速在三人脑中成型:充分利用“迅影”飞行器的科技优势,避开威尼斯外围可能存在的空中和海上监控网络,直接从水下接近;利用飞行器的潜航模式,悄无声息地抵达泻湖指定区域;然后通过那个废弃的泄洪水道潜入教堂地下结构,尽可能隐蔽地接近密室;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潜伏下来守护直至预定时间,还是必须主动出击,清除那些威胁巨大的能量干扰装置。

接下来的飞行在一种绝对专注的沉默中持续。只有飞行器内部系统运行时发出的、几乎低不可闻的嗡鸣声,以及战术目镜上那冰冷无情的倒计时数字跳动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当倒计时跳到 68:15:07 时,“迅影”开始按照预设程序,平稳地降低高度,庞大的机身如同一条感知到猎物的深海巨鲸,以一种优雅而精准的姿态,悄无声息地滑入亚得里亚海北部那冰凉刺骨的海水之中,溅起的浪花微乎其微,随即彻底消失在海面之下,向着世界闻名的水城威尼斯泻湖的方向开始了潜行。

水下航行比空中飞行更加隐蔽,但也更加考验耐心和技术。“迅影”激活了更加高效的声波和磁场模拟伪装系统,其外壳似乎能主动吸收和扭曲主动声呐的探测波,同时模拟出与周围海洋环境背景噪音完全一致的声学特征和磁场扰动。它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完美地规避了沿途所有已知的军用、民用声呐监测站以及铺设在海底的光纤传感器网络。几个小时在紧张的等待中过去,当外部传感器传回的画面显示,前方海床上开始出现大量人工建造的木桩基座和沉没的古老遗迹时,他们知道,威尼斯近了。

利用潜望镜和合成孔径雷达对水面以上情况进行谨慎的扫描,那座被誉为“亚得里亚海明珠”的水城,其标志性的、如同从童话中浮现出来的梦幻轮廓,逐渐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夕阳的余晖为那些古老的教堂穹顶、宫殿和钟楼镀上了一层瑰丽的玫瑰金色,蜿蜒的水道在暮色中如同流动的熔金,贡多拉船夫悠扬的歌声隐约可闻。游客们漫步在广场和桥头,享受着这浪漫的黄昏。然而,在这片看似和平、迷人的景象之下,叶舟他们透过战术目镜的增强现实界面,能看到常人绝对无法察觉的、涌动的致命暗流——

圣马可大教堂广场周围,那些看似普通、正在拍照、闲谈或者匆匆走过的“游客”或“工作人员”,其生命体征读数(心率、体温、肾上腺素水平)远高于正常放松状态,并且呈现出经过严格训练的特种人员才有的稳定特征。他们分布的位置看似随意,实则隐隐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相互呼应的警戒和封锁圈。教堂的几个制高点,包括钟楼和相邻建筑的屋顶,有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热源和能量波动信号,显然是配备了先进观测设备和武器的狙击手或观测点。而最令人担忧的能量信号来源,则集中在教堂内部,尤其是靠近地下密室入口的区域,那里传来的能量干扰读数异常强烈且不稳定,如同一个不断散发着恶意的能量漩涡。

“守卫非常严密,几乎是最高级别的戒备。”汉斯透过通讯频道,声音低沉而严肃,“看来我们之前在图书馆核心的‘拜访’,以及艾莉丝那一下……确实戳到他们的痛处了。他们是铁了心要掐断我们启动‘最终协议’的任何可能。”

“迅影”根据预设程序,在泻湖底部一个被茂密水藻覆盖、靠近古老礁石群的隐蔽位置缓缓停稳,如同一条回到了巢穴的深海鱼类。引擎功率降至最低维持状态,所有非必要的系统进入静默。叶舟、汉斯和卡尔迅速行动,换上具备基础光学迷彩功能(主要针对水下光学探测)的紧身水下作战服,检查并佩戴好非金属的水下呼吸器、通讯设备和武器。他们将那几把能量手枪和狙击步枪妥善固定在防水携行袋中,同时携带了微型切割器、爆破索、侦察机器人以及必要的医疗用品。

准备就绪后,三人依次通过飞行器腹部的小型减压舱,如同三条融入黑暗的阴影,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浑浊的泻湖海水中,向着那个标注在古老能量脉络图上的、废弃泄洪水道的入口方向游去。

水道入口位于水下约五米深的一处礁石裂缝底部,被厚厚的水藻、淤泥和沉积了几个世纪的各类垃圾几乎完全覆盖、堵塞,与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若非有精确的坐标指引,根本不可能被发现。卡尔游上前,从工具包中取出小型、低噪音的水下切割器,如同进行外科手术般,小心翼翼地清理掉覆盖在入口处的障碍物,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勉强通过的、由锈蚀严重的铸铁制成的栅栏门,门上的锁具早已被时间腐蚀得不成样子。

汉斯示意卡尔退后,他激活了作战服臂甲内置的微型力量增强装置,双手抓住栅栏的铁条,肌肉绷紧,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被水流声掩盖的金属扭曲声,硬生生地将栅栏门掰开了一个足够通过的缺口。一股陈腐、带着浓重淤泥和有机物腐烂气味的水流从水道内涌出。

没有犹豫,汉斯率先侧身钻入漆黑的洞口,叶舟和卡尔紧随其后。三人彻底消失在了泻湖底部,进入了这条被遗忘的、通往历史与命运交汇点的隐秘通道。

水道内部一片漆黑,几乎没有任何光线能透入。头盔上的强力水下射灯只能照亮前方有限的范围,光线在浑浊、充满悬浮颗粒的水中形成一道道光柱。他们依靠头盔集成的多模式声呐成像系统,在脑海中构建出周围管道的三维结构图。管道狭窄而蜿蜒,内壁湿滑,布满了黏糊糊的贝类、水垢以及不知名的水生菌膜,脚下是厚厚的、一脚踩下去会陷得很深的淤泥,每一步都异常艰难。空气中(管道上方偶尔有空气腔)弥漫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混合了千年水汽、微生物分解和石头风化的陈腐气息,仿佛在呼吸着历史本身。

根据导航系统的显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前行了大约一百五十米后,他们终于抵达了预定位置——已经位于圣马可大教堂主体结构的正下方。前方出现了一个向上延伸的、直径约一米的圆形竖井,井壁嵌着可供攀爬的、同样锈蚀严重的金属梯,虽然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过汉斯的试探性拉扯,确认其主体结构还算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