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呢?还能捕捉到吗?”叶舟将希望寄托在艾莉丝那种玄妙的直觉上。
艾莉丝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排除杂念,闭上双眼,全力去捕捉脑海中那根若有若无的、如同蛛丝般牵引着她的感应线。它依旧存在,顽强地指向大致的前方深处。但到了这个能量节点复杂的十字路口,那根“蛛丝”仿佛受到了强烈的干扰,变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她努力集中精神,却感到三条通道深处似乎都隐隐传来类似的、微弱但存在的牵引感,相互交织,难以分辨主次。
“方向……模糊了……”艾莉丝紧蹙着眉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这种精神层面的干扰让她非常不适,“好像……每条路都有一点感觉,但又都不清晰。干扰很强,像是有很多个声音在同时低语。”
就在众人因前路不明而陷入短暂迟疑时,一直紧盯着能量探测仪的技术专家卡尔突然压低了声音,急促地示警:“有能量反应!很微弱,但确实在移动……是从右边那条通道过来的!速度不快,目标……不确定!”
所有人瞬间如同被上紧发条的机器,进入最高警戒状态。汉斯和另一名战士“雪枭”立刻如同猎豹般无声地移动到右侧通道口两侧,利用墙壁作为掩体,手中的能量步枪稳稳地指向黑暗深处,手指虚扣在扳机上。艾莉丝也瞬间睁开眼,闪到另一侧,短刃“破晓”已悄然出鞘半寸,眼神锐利如鹰。叶舟和卡尔则紧靠在安全位置,眼睛死死盯着探测仪屏幕上那个缓慢移动的光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通道深处只有那永恒不变的微弱光芒和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低沉嗡鸣。紧张的气氛几乎要凝固。然而,预想中狰狞的机械守卫或能量生物并未出现。几分钟后,在众人紧绷的神经注视下,从右侧通道的阴影中,缓缓地、“流淌”出一个小小的、形态奇异的东西。
它大约只有一只成年家猫大小,整体形态像是一团不定形的、半透明的淡蓝色粘液,内部包裹着无数细小的、如同星辰尘埃般缓缓旋转闪烁的光点。它没有明显的感官器官,没有四肢,只是依靠类似阿米巴原虫的、缓慢而持续的蠕动方式前进,身体随着移动微微改变着形状,散发着一种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非碳基生命特有的、冰冷的能量波动。
“这……这是什么东西?”汉斯透过通讯器,用极低的气音问道,他的手指依旧没有离开扳机,但瞄准镜中的十字线并未锁定这个看起来毫无威胁的小东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漂浮的水母或者某种奇特的清洁机器人。
叶舟用手势示意大家保持绝对安静,不要做出任何可能被理解为攻击性的动作。他仔细观察着这个小小的、似乎是图书馆“原住民”的非碳基造物。它对他们这几个巨大的、全副武装的不速之客似乎毫无兴趣,甚至连“看”一眼的动作都没有,只是沿着通道右侧的墙壁,以一种固定的节奏缓慢蠕动着。偶尔,它会停下来,从身体前端伸出一个小小的、伪足般的、更加凝实的蓝色突起,轻轻地、仿佛带有某种仪式感地,触碰墙壁上那些发光的几何纹路。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当它的“伪足”与纹路接触的瞬间,被触碰的那一小片纹路区域,能量光晕会短暂地明亮一下,仿佛被注入了活力,流淌速度加快;而与此同时,那小东西体内的星辰光点也会随之同步闪烁,亮度增强,仿佛在进行某种……信息的读取、能量的交换,或者仅仅是某种日常的“维护”工作?
“它……它好像在‘阅读’墙壁?或者是在给墙壁‘充电’?”叶舟脑中飞快地闪过几个念头。这东西,看起来不像是武器,更像是图书馆内部的基础功能单元,一种低级的维护机器人,或者……某种**的信息载体或能量节点?
在完成了对那一小片墙壁的“互动”后,那小东西收回了伪足,继续沿着墙壁向前蠕动,方向正是他们来时的“纪念厅”,很快,它就消失在了通道另一端的黑暗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一个……自动清洁工?或者信息传递的信使?”卡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但眼神中的警惕并未减少半分,“这地方真是越来越诡异了。”
这个小插曲虽然短暂,却传递了重要信息:这个图书馆并非他们最初想象的完全死寂,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由各种功能各异的非碳基造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它们遵循着某种固有的程序,维持着这个地方的运行。而他们这些外来者,必须更加小心,避免触犯这些未知的规则。
“走中间。”叶舟在经过短暂的权衡后,做出了决定。他的依据有两个:一是艾莉丝那虽然模糊但依旧指向大致前方的感应;二是他基于对《光之书》几何符号学的理解,发现中间通道墙壁上的能量纹路,其复杂程度和能量流动的“主干道”特征,似乎比左右两条通道更为明显和规整。
团队重新调整队形,汉斯和“雪枭”打头,艾莉丝断后,将叶舟和卡尔护在中间,小心翼翼地踏入了中间通道。这条通道果然比之前的更加宽阔和高大,仿佛是为了通行更大型的物体而设计。更引人注目的是,通道两侧开始出现一些类似房间的、向内凹陷的凹室。这些凹室没有门,直接向通道敞开,内部黑洞洞的,散发着未知的气息。
他们谨慎地探查了靠近入口的几个凹室。里面空无一物,只有墙壁上布满了比通道主壁更加密集、更加复杂的能量纹路,有些甚至构成了类似星图或复杂分子结构的巨大图案,散发着微弱的、不同颜色的光晕。这些空室的功能难以猜测,可能是储藏室、实验室,或者是某种信息处理节点。
直到他们深入通道近百米,进入了其中一个明显比其他凹室更大、更深的房间。
这个凹室的中央,不再是空的。那里矗立着几个半透明的、圆柱形的、高度接近三米的装置,外形很像科幻电影中低温的休眠舱或者生物培养舱。大部分舱体已经破损严重,外壳碎裂,内部干涸,只剩下一些凝固的、无法辨认颜色的残留物,像是某种**的有机凝胶与破碎晶体线的混合体,散发着淡淡的、类似臭氧和腐烂金属的怪异气味。